阿拉善:曾为沙所困 今以沙生金

27.06.2017  17:28
   中国绿色时报6月27日报道(记者 赵向往 通讯员 李晓军)  阿拉善,意为“色彩斑斓的地方”。金色的沙漠、蓝色的湖泊、碧绿的山林、白色的羊群以及各色野花,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阿拉善。
  “风起额济纳,沙落北京城。”地处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又常被视为国内沙尘来源地之一。阿拉善盟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等沙漠。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3%的地表为沙漠和戈壁,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土地面积仅占6%。区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又非常重要。保护好这里的绿洲清泉,关乎当地人乃至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几十年来,阿拉善人从与沙抗争,到与沙和谐共生,演绎了一曲“让沙漠披绿装,让绿色惠民生”的沙海绿歌。
   失绿之痛
  “富饶辽阔的阿拉善,是难以寻觅的美丽故乡……”正如这首广为流传的阿拉善经典民歌诠释的一般,历史上的阿拉善拥有林茂草壮、农牧兼宜的千里沃野。驼羊可以尽情地吃草、饮水,人们享受着自然的恩赐,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
  由于战争、过牧、人为破坏等原因,绿洲逐渐萎缩,湖泊逐渐干涸,沙地逐渐扩展。
  其中,“受伤”最严重的当属额济纳居延海。它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也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历史上,居延有弱水之称,水域面积最大时达2600多平方公里,自汉代以来就是驻兵屯垦的要塞之地。何其浩渺的湖水,滋养着额济纳绿洲,孕育了居延汉唐、西夏及元代文明,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名。
  然而,谁曾想命运多舛的居延海,竟在短短几十年内不断萎缩,直至干涸。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生灵弃它而去,空留寂静苍凉。
  昔日的清泉绿洲,却沦为风沙源头。大风起兮沙飞扬。一段时间内,沙尘暴频繁光顾这里,大风肆虐,飞沙走石,逼迫得人们不断退让。沙进人退的结果是,驼羊没了充足的草料,人们失去了美丽的家园。
  阿拉善人初尝失绿之痛。
   护绿心切
  “小小居延海紧系中南海。”居延海及额济纳绿洲的生态危机,牵动着当地人乃至国家的敏感神经。一场抢救性保护战役随之打响。
  从2003年至2016年,伴随黑河跨省分水工程的实施,居延海水域面积恢复到42平方公里。“大漠明珠”碧波重现,沙鸥云集,鱼翔浅底,芦苇丛生,宛若塞外江南。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吸引了黑鹳、白鹭、红嘴鸥等珍稀鸟类前往繁衍生息。据统计,居延海湿地野生鸟类有73种,最多时达3万只,俨然成了候鸟栖息的天堂、拍鸟观鸟的乐园。
  额济纳旗胡杨林,是当地的标志性景观。有了生命之水的滋养,美丽的胡杨林重焕光彩,由2003年之前的39万亩,增加到如今的44万亩。每年秋季,慕名而来的游客数不胜数。
  阿拉善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沙地多,降水少,年平均降水不足200毫米。多年来,当地围绕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贺兰山和额济纳胡杨林两大林区,以及城镇周边治理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生态治理格局。
  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浩坦淖尔嘎查地处腾格里沙漠东缘,是沙漠治理的前沿阵地。这里草场沙化严重,植被覆盖度不足5%,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1992年,这里被确定为阿拉善飞播区。经过25年的实践探索,飞播造林面积达80万亩。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遍布花棒、沙拐枣等沙生植物,鸟兽频现踪迹。这一飞播造林成果打破了“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沙区不能飞播”的国际定论,被联合国治沙代表称为“中国治沙典范”。
  5月30日,伴随机翼的轰鸣声,一年一度的飞播造林开始。在这之前,阿拉善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刘宏义早已做好了飞播准备。“今年计划完成造林任务35万亩,并对历年保存率相对较低的15万亩播区进行补播。预计8月中旬飞播结束,飞行作业需400小时。”
  截至2016年底,阿拉善左旗累计完成飞播造林502万亩,完成了所有可治理的平缓沙丘飞播任务。未来面临的将是难度较大的中高大沙丘治理。“虽然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会继续创新研发,完成飞播,让更多沙漠披上绿装。”从事治沙几十载的刘宏义,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飞播造林经验。
  通过飞、封、造并举,构建起“绿带锁黄龙”的生态屏障。阿拉善的生态环境有了历史性的转变,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期的2.95%,增加至2016年的7.65%。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了长350公里、宽3-20公里的两条锁沙、阻沙带,有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东移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
  在饱尝生态恶化之苦后,每位农牧民都渴望自己的家乡更绿、更美、更宜居。自2006年禁牧政策出台后,许多农牧民就地转为护林员,承担起守护家园的责任。
  退牧还林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项项生态工程,实施到了农牧民的心坎里,成为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借绿生金
  如今,阿拉善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农牧民生活的增长点。当地政府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实施林业产业化项目等工作,带动特色林沙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治沙又致富的双赢目标。
  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位于贺兰山东麓,联通外界的乌吉铁路便穿此而过。在这里生活了55年的农牧民吴维忠,见证了茫来嘎查的生态变迁。“一场大风来,屋子埋半截”,曾饱受风沙侵害之苦的吴维忠,如今终于靠自己的双手,在寸草不生的沙地上,种出了一片绿洲。
  2011年,在阿拉善左旗林业局的扶持下,吴维忠尝试种植了660亩梭梭。没想到春秋两季种下的梭梭,成活率高达40%。令他感到惊喜的是,2014年通过这些梭梭嫁接的肉苁蓉,今年首次丰收,收入了4万多元。加上护林管护、生态公益林补偿,今年能收入10多万元。与过去牧羊时2万元左右的年收入相比,增加了4倍多。如今,吴维忠的梭梭林面积已扩大至上万亩,陆陆续续嫁接了肉苁蓉5000亩。
  阿拉善左旗林业局决定在全旗打造百万亩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截至2016年底,全旗人工营造梭梭林140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32万亩,初步形成宗别立镇(茫来)、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巴彦浩特镇(周边)、吉兰泰镇(金三角)4个重点项目示范区。从事梭梭肉苁蓉、锁阳产业的农牧民近800户,人均年收入3万-5万元,部分农牧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在阿拉善,仅肉苁蓉一项每年就能为全盟的经济发展贡献2亿多元。沙变绿,绿生金,变成了现实。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站在阿拉善盟城区的制高点营盘山观景台,俯瞰城市夜景,远处是影影绰绰的贺兰山,流光溢彩的城市亮化美景,近处是霓虹闪烁的水上音乐喷泉。这山环水抱的美丽夜色,很难让人把它和浩瀚沙漠联系在一起。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能给你一片绿洲清泉,也能给你茫茫沙漠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