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上丝路来华经商 阿拉伯后裔形成“八闽第一回族乡”

21.10.2014  09:30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泉州10月20日电 题:沿海上丝路来华经商 阿拉伯后裔形成“八闽第一回族乡

  作者 廖静

  位于闽东南海岸线上的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乡,是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后裔形成的“八闽第一回族乡”。

  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这个回族乡,因是一个平常的日子,这里与其它村落没什么两样,但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回民郭志坛告诉记者,一到回族重大节日,“包括祭祀、丧礼、婚俗等重要节点,回族礼俗都与汉族迥异,比如拜祭祖先时,不能点放鞭炮、蜡烛,只能敬献花束、花篮。

  “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墙多海宝。”据记载,宋元时期,泉州乃“七闽之都会”,阿拉伯人聚集于此繁衍生息。明初,来此的阿拉伯人与泉州当地人通婚,没有返回阿拉伯,选择留下来。其中,郭氏祖先郭仲远避居在泉州涂门外后渚港对面的百崎,形成“八闽第一回族乡”。

  目前,百崎乡辖有13个自然村,总人口15000多人,90%以上是回民。直至上世纪上半叶,“百崎郭”一直都以航海贩货为主业,通往南北各大港口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地。

  “光是一个船务公司,就可以吸纳上千名劳动力,可见我们如今航运的规模。这虽不能跟以前相比,但也多少反映我们回民在海航的专长和传统。”郭志坛说。

  作为从“海上丝绸之路”漂过来的回族集聚村,百崎回民除在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方面依然保持传统习俗外,还在坊间、在口口相传中流传着许多生动的“丝路故事”。

  接官亭是百崎的代表性建筑,16根柱形成的“”字,是它的特别之处。

  “这个特征一般过往行人是很难发现的,这个地方还发生了郑和与我先祖郭仲远的一段逸闻趣事,促成了回汉之间的一段好姻缘。”郭志坛说。

  相传,郑和与郭仲远在此地曾对弈过两次。郭棋艺高超,可两次却都落败。郑和询问方知,原来郭正为其第二子与汉女郑馥的婚事而烦恼。热心仗义的郑和,遂亲自为这对苦命鸳鸯牵线搭桥。

  除了接官亭外,郑和堤、清真寺遗迹、郭氏墓群、郭仲远墓等这些景观也洋溢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情。

  虽然从小在汉文化氛围中长大,但郭志坛称,“在丧葬和忌日之时,我们仍要严守传统习俗”,例如在百崎人的葬礼上,阿訇诵读《古兰经》,死者入殓前要净体等。

  进入汉族文化圈的回族,也不断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目前,百崎民众中,信仰佛教、基督教的也达到好几百人,形成百崎独有的风貌。

  延续几百年的村落,大部分是以闽南石头建筑为主,但其中也夹杂着伊斯兰风格的圆顶房屋。郭志坛说,“有些房子,完全是汉化的模样,只是在门墩上仍有‘祥云拱月’的图样,体现着他们的月亮崇拜。

  迄今,郭氏回族后裔散居东南亚、中国浙江、福建等地。位于百崎的郭氏家庙,每年有马来西亚、台湾等地的回族后裔前来祭拜。百崎乡的南音专家郭庭赞称,“海外郭氏回族后裔达到十几万人,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繁荣、创造的奇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