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95岁阿婆制作的绣品随关帝神像出巡台湾

02.06.2015  21:42
东山95岁阿婆制作的绣品随关帝神像出巡台湾 - 福建之窗
来源: zz.fjsen.com

  95岁的沈丽贤阿婆制作的绣品随关帝神像出巡台湾——

  飞针走线织绣海峡情

沈丽贤阿婆在绣花

  连日来,东山县铜陵镇公园社区95岁的沈丽贤阿婆忙着为一些神像做新马褂,准备在农历五月十三举行“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时,让这些神像着新衣随关帝一同出巡。

  听说笔者慕名其飞针走线绝技,沈老阿婆特地从房间里搬出装有针线、亮片珠子、绣布、围兜、垂穗的“百宝箱”。拔出一根针,不用借助眼镜,几秒钟她便穿好了线,然后一边在一块布上飞快地穿梭,一边讲起那充满海峡情味的传奇故事。

  1921年农历五月,沈丽贤出生于铜陵镇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小时候,她经常看母亲绣花、做衣服,并打下手,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10岁那年,她参加绣花队,正式跟着姐姐、阿姨们学手艺,没想到一绣就绣了八十多年。

  时光飞逝,沈丽贤成家立业,如今儿女们都事业有成,在城里生活,但她坚守在自己的祖屋、坚守自己的生活规律。她早上六点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梳头,打水浇花,煮饭,扫扫地,绣绣花,看看电视,唱会儿东山歌册……当然,更重要的是坚守着自己心爱的手艺,织绣马褂、围兜、凉伞、披肩、桌裙、三寸金莲鞋等赠送各寺庙神像。

  1995年1月,东山关帝庙神像准备首次乘船直航抵台湾出巡半年。喜讯传来,关帝信众们都忙开了,沈丽贤揽下了六面锦旗中的两面。随后,她废寝忘食、日夜加班,三天绣出两面“蝙蝠”锦旗。当时,人们发现关帝神像的披肩旧了需更换,可是在东山县买不到同款的绸缎,这可怎么办呢?那晚,沈丽贤睡到半夜,突然想起不久前一位新加坡亲戚送她一块金黄色的绸缎,不知合适否?她辗转反侧,兴奋得难于入睡。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翻箱倒柜找出那块绸缎,然后跑到关帝庙比对。“太好了,质地、颜色、大小都一样!”沈丽贤急忙找来一班老姐妹们,一起为关帝神像做新披肩。后来,沈丽贤等人做的披肩和锦旗都随关帝神像出巡台湾。由于技艺精湛,她制作的三寸金莲鞋还被送到台湾展出,而精美的“金玉满堂”桌裙也被送到厦门展览,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参观者的眼球。

  笔者赞赏其“粉丝”遍布海峡两岸时,沈老阿婆淡淡地说:“我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老了,每年只能做几件神像新马褂,赠送给寺庙或晚辈作留念啦。”(朱少文 张艺生 周婷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