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 守护一方净土

11.05.2021  13:40

  教育部5月8日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含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5月10日《劳动午报》) 

  阅读犹如生命缝隙里的光,让灵魂栖息汲养。中小学生课外读物作为青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精神食粮,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对广大中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课外阅读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本“问题读物”对中小学生影响和危害也是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可想而知。中小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期。他们善于模仿、学习,也更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书籍中展现的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将来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怎样处理与周围人群的关系。

  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边界。将课外读物界定为除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中小学校课外读物推荐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同时,列举出不得推荐或选用课外读物的负面清单。

  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守护一方净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需要打好组合拳。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出版市场的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配套书籍标准,加强作家队伍的培养;另一方面,更要强化对青少年课外读物的监管和审核,尤其是网络售书和在线阅读。此外,相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学者定期向社会推荐优质出版物,加强对青少年阅读的引导。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生课外读物出版市场的管理监督,严厉打击非法出版物,铲除非法出版的土壤。

  同时,学校作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把关者,应为课外读物把好关。学校是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应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学校良好的育人氛围。作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从源头上为课外读物把好门,应从正规渠道为孩子们购买好书,经常检查孩子们在看什么课外读物。当好课外读物的“第一审读者”。(泉州文明网左崇年)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