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灾区热火朝天清淤除障 民众手拉手重建家园

27.07.2016  15:14
  •   灾民在安置点用餐。邹家骅摄

      人民网闽清7月27日电 (詹托荣、邹家骅)福建闽清县坂东镇是清代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黄乃裳的故乡。洪水肆虐过后,黄乃裳雕像依旧静静矗立,雕像前所眺望的乃裳街一片繁忙,清运垃圾淤泥和运送物资的车辆来来往往,“伸出你的手,扶助受灾人民朝前走”、“灾区人民感谢你”等条幅诉说着灾民的心声。

      7月9日,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泉州石狮沿海,这是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个迟到的台风。“尼伯特”致使福州下辖闽清县普降特大暴雨,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受灾,受灾情况空前严重,而坂东镇一度成为“孤岛”。

      灾情发生三天后,人民网记者赶赴坂东镇采访。那时,被“尼伯特”蹂躏过的街道满目疮痍,路上到处是泥浆、垃圾,并散发出的腐臭刺鼻的味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以及被连根拔起的树木,场景触目惊心。

      灾后闽清群众何日能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状态?被洪水冲毁的家园何时重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网记者日前再次前往闽清县,走访了坂东、塔庄、白中等受灾乡镇。

      在坂东镇乃裳街,随处可见武警部队官兵、援建人员正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进行二次清淤和防疫工作。到25日,坂东镇区主要街道和道路及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的清淤工作已基本结束,清淤工作开始转向背街小巷和受灾较重的村落。

      记者遇到正在清淤的福建武警总队直属支队官兵。采访得知,他们在闽清长时间的鏖战洪灾后,仅归营休整1天后,又接灾后重建的命令,再次迅速调集1000名官兵,携带推土机、水炮车等重型机械和清淤工具到坂东镇清淤除障。

      “住在这里,一日三餐不怕没有饭吃,住的也可以,一人一张床。”在白中镇攸太村小学安置点,今年62岁的林廷平这样告诉记者。记者到访时,恰逢午饭时间,几张乒乓球桌子成了餐桌,安置在这里的25人有说有笑,乐观面对。

      村委会主任高学书介绍说,攸太村有305户1108人,在这次洪灾中有78户293人受灾,其中有13户房屋倒塌,“目前,我们正在准备选址建临时安置房,9月份开学,要把这个安置点的教室让出来。

      塔庄镇莲宅村是革命老区。在莲宅村委会前的空地上,堆满了被洪水浸泡坏的家电,由闽清职业中专学校电子专业师生组成的志愿维修队伍,让一件件家电“起死回生”。

      “很多家电被水泡坏了,能用的也存在漏电的危险,我们对急需用的大件家电进行检测、修理,比如电冰箱、洗衣机。”带队老师李伯顺告诉记者,这些被洪水浸泡的家电,检修前需要先清洗泥浆,因此需在炎热难耐的户外进行。在当地连发高温警报的情况下,这些十六七岁的志愿维修人员始终坚持,群众交口称赞。

      日前,经福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福州建立“尼伯特”台风灾后对口援建工作机制,分别对口援建闽清、永泰11个受灾最严重的乡镇。记者到访当日,对口援建的长乐市工作组进驻塔庄镇,听取灾情及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情况介绍,与塔庄镇党政干部就具体援建项目、援助方式等内容进行了协商。

      塔庄镇镇长刘峰松告诉记者,塔庄大部分转移群众就近安置在救灾救助点,另有部分人员就近投靠亲友或分居在镇村干部家里,“生活保障正常,受灾群众基本实现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而镇村干部入户彻底摸查灾情,以及排查是否还有失踪人员工作仍在继续。

      “对受淹的房屋,已组织人员及专家进行全面检查和鉴定。”刘峰松介绍说,塔庄已成立了灾后重建指挥部,下阶段要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让紧急安置向相对安定的居住生活环境转变,尽快让受灾群众过上正常化的生活,“安置点选址等工作也在进行中,灾后受损房屋的修复重建规划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实。

      据了解,福建省政府办已发出8个实施方案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涉及农村住房、企业、公路、耕地、通信、供排水、水利、电网等方面。根据方案,受“尼伯特”台风灾害影响的农户,住房重建将在2017年元旦前基本完成,春节前全面搬入新居。

  •   武警官兵长时间鏖战洪灾,闽清灾区随处可见。邹家骅摄

  •   闽清县白中镇攸太村小学安置点。邹家骅摄

  •   各方力量在闽清县坂东镇乃裳街清淤除障。邹家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