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画家《在闽江上》画作捐赠仪式在罗星塔举行

11.08.2015  14:30

  马尾新闻网讯(记者 林颖 许琳晶/文 陈晓静/图)19年前,古老的罗星塔迎来一位慕名而来的澳大利亚画家——李查•林顿,回国后,他历时五年创作完成2.9米巨幅画卷《在闽江上》。19年后,李查•林顿与这幅“如孩子般”的画卷回到思念已久的马尾。

  8月10日上午,由中共马尾区委、马尾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马尾区委宣传部、福州中国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承办的“《在闽江上》画作捐赠仪式”在罗星塔下隆重举行。澳大利亚著名艺术家李查•林顿及女儿参加捐赠仪式,市委宣传部、市外办、市文物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区领导许毅青、王苏闽、倪晓嵘、雷连鸣、张磊、刘晓东及辽宁省闽商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倪新财和三木集团有关领导出席了仪式。

  上午九时许,千年古港畔,捐赠仪式正式开始。大屏幕播放《在闽江上》画作来历短片,再现这幅深藏远洋的画作如何因缘被人所熟知。现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苏闽致辞,他说,中国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发祥地,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福州马尾港在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史上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也是福建船政的故乡。回顾历史,可以说罗星塔下的这片土地,既见证了中国近代商贸的发展进程,展现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缩影,更是中国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起点。《在闽江上》既是对马尾港辉煌对外贸易史的重要回顾,也是马尾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扬帆起航的生动见证。

  《在闽江上》画作创作者、澳大利亚画家李查•林顿先生在致辞中激动表示:“146年前的7月1日,第一艘运茶帆船满载着1869年丰收的茶叶从塔锚地出发驶往英格兰。我的画作《在闽江上》正是源于此为灵感,1996年,我为了研究第一次来到福州。当时我从未想象到有朝一日我的画作能够在眺望到当时让我产生灵感的地方展出。

  购买并捐赠画作的辽宁省闽商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倪新财先生表示:“今天,我代表辽宁省福建商会,辽宁省闽商公益基金会和辽宁闽商投资集团,向中共马尾区委、马尾区人民政府捐赠这幅价格不菲的《在闽江上》名画。以回报家乡党委、政府对远在省外闽商的关心、关爱。同时,也是对“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表示支持拥护之情。”

  接着,辽宁省闽商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倪新财先生向马尾区政府、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捐赠《在闽江上》画作,澳大利亚画家李查•林顿先生现场见证。马尾区政府、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向倪新财先生颁发捐赠证书,并向其以及李查•林顿先生、三木集团代表赠送“船政成功”银牌各一枚,向李查•林顿先生的女儿赠送“罗星塔软木画”一幅。随后,市、区领导与倪新财先生、李查•林顿先生、三木集团代表等共同为“《在闽江上》画作实景对照图”揭幕。

  随后,迎着徐徐微风,李查•林顿先生面对罗星塔现场作画,19年前站在闽江口伫望的一幕幕仿佛时光重现,他拿起画笔与绘画爱好者现场写生,素描绘下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以向身后那条百年前曾经繁荣,百年后承载“一带一路”建设愿景的闽江致敬。

  《在闽江上》这一画作以富有情调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马尾近代史,体现了马尾作为一个福地、希望之地的历史风采,为当代中国人了解马尾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开辟了新视角。马尾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当年清政府在马尾兴办福建船政,吸引了大批外国兵商船只汇集马尾港,使其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船政制造的军商两用轮船为海上贸易作出了贡献,现在留存的马尾造船厂、迥龙桥、邢港码头、东岐码头等都见证了马尾作为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地位。

  当前,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福建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马尾的海洋渔业、水产交易、船舶制造、生态旅游、两岸海岸合作等海洋经济蓬勃发展。随着“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平台”、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相继在马尾落地,马尾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前景可谓欣欣向荣。此外,这幅油画由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届时将会有更多人可以目睹该画作的风采,这将进一步拓展两岸交流内涵、续写中外交流佳话,谱写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