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安古镇见证海外贸易千年变迁 自古是重要港口

26.05.2014  10:21

  闽安古镇在唐以前就是闽江入海口的第一要地,自古就是军事和海关口岸重镇。据文献记载:唐太宗时闽安古镇已是闽州重要港口;文宗时,南海各国商船均由闽安镇放洋出海。王审知为发展海上贸易、巩固海防,还在此建造通海大石桥——迥龙桥,成为海外贸易的必经之地。从唐至清,历代海上交通贸易机构的设置,都有闽安的身影,该镇至今保留丰富的历史遗存。

  104国道进入马尾亭江镇段,路边有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闽安”的路碑。左拐进路的尽头,可见两山之间夹着一条自西向东、满是流沙的河道,河道前方有一座4墩5孔的石梁桥飞架河道南北。“这河道便是唐代的邢港,那古桥就是唐代的迥龙桥。”带记者参观的闽安古镇文化保护工作组组长杨成和说。

  邢港源自天马峰下,往东南经闽安,注入闽江,全长22公里,水深15米。“邢港北边的棋盘山很长,把海风挡住,形成天然的避风港,沿途有17个古码头、道头和浦头,汉唐就是非常繁荣的古港。邢港原先叫迥龙河。唐代架桥后,海上贸易更加兴旺,才改名叫邢港,表示茂盛的意思,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航道。”杨成和告诉记者。

  公元893年,唐代在闽安设立税课司衙门,向外国贡船和运往东南亚的货船收税,缉查走私,打击海盗。税课机关一直延续到清代。海外所有的船进出福州,先要停泊邢港候检。琉球进贡的船在此检查封舱后,再用小船运到台江河口。

  税课司就设在104国道闽安公交站对面,如今的武警巡逻船艇大楼就是在税课司旧址上建的,现在尚存200多米长、深3米的临江旧墙基。

  宋代还在闽安设立巡检司,负责稽查、向出入境船舶收税。闽安巡检司旧址位于闽安村城里街石头城边上。这里正在修缮,门前有《重修闽安镇协署碑记》,照壁上浮雕为麒麟,整座由照壁、仪门厅、正厅和后厅等组成。院内有4棵清初龙眼树,还有宋代饮马石槽以及清道光年间立的《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碑。

  “从宋代到明代,这里一直是闽安巡检司衙门。清初重建,改为协台衙门,兼管闽安武口海关。当时福州80%的进口税由闽安海关征收。清同治到光绪年间,闽安海关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开办马尾船政。修复前为闽安小学,是省级文保单位。”杨成和说,从唐到宋,闽安税课司和巡检司的官员和管理人员从60人增加到180人,可见当年海外贸易规模很大。

  作为福州海丝的申遗点,省级文保单位迥龙桥至今保留唐代建筑风格,还是连接邢港南北岸的主要通道。据悉,马尾区政府将对迥龙桥进行修复,邢港两岸要修几公里长的驳岸。这两年巡检司旧址已完成一二期的修复工程,正在布展,将办成福州古代军事博物馆。今年还要启动巡检司旧址三期工程,建水师衙门书院。

  三国时设典船校尉

  福州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汉代。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设东冶县(县治在福州),置东冶港,将福州开辟为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港口,并与中南半岛、旧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夷洲(今台湾)、日本、澶洲(今菲律宾)开辟了定期交通贸易航线。

  “建衡元年(公元269年),三国时东吴政权在建安郡侯官县(今福州市)设立‘典船校尉’,掌管督造海船;在连江建温麻船屯(注:东吴江南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利用谪徒(注:罪人)和征集当地工匠、劳工造船。这是东吴政权积极推动海上贸易发展的具体表现。”张振玉说。

  唐代福州成

  三大贸易港之一

  唐天宝年间,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被迫中断,加强海上交通建设成为唐代与海外诸国商贸往来的主要渠道,中国对外经贸交流重心逐渐转向东南沿海,使福州在唐代中期至五代期间,海上交通地位日渐显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并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三大贸易港口。

  唐末五代王审知及其后裔治闽期间,福州作为经济贸易发达的“闽越都会,东南重镇”,海上贸易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福州港居于南下、北上枢纽的贸易格局,为福建海上丝绸之路起到肇始、奠基和助推作用,福州成为商贾云集、闻名中外的国际商港。朝廷亦在这里设置管理机构,以加强对福州海上交通贸易的管理。

  张振玉介绍,公元621年,设置泉州都督府(福州在隋和唐初称泉州),组织海外贸易、课税。公元834年,唐文宗委任节度观察使对福州港口的舶脚、收市、进奉等事宜进行管理监督,不得随意课重税,保护外商利益。公元893年,王潮攻占福州后,在闽安镇设税课司,负责来往福州港对外贸易船只的课税业务,以及巡沿海各县政事、缉私、巡捕海匪及设关课税等。公元898年,王审知被唐朝廷授予福建威武军节度使,鼓励发展海上贸易,减除苛捐杂税,开辟甘棠港,保障海途通畅,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唐末五代,治闽的王氏政权在福州置“榷货务”机构,管理贸易,征收商税,将海外贸易置于官方严密控制之下;设市舶司,作为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任命张仁楷为鸿胪寺臣,主要管理外宾、使臣来华朝贡贸易等事宜。

  宋代中央外贸机关

  迁至福州

  宋代,福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丝绸的主产地之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更推动福州海外交通进入一个新阶段。

  宋代,福州设都转监运司署,为贸易货物转运、稽查、市场管理以及贸易纠纷裁决的专门机构,并开始在闽安镇设闽安巡检司衙署(于清末废),为稽查、向出入境船舶收税的机构。随着南宋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南宋初年,两个掌管皇族事务、与外贸有关的中央机关“西外宗正司”和“南外宗正司”分别迁至福州和泉州。元代福州设立海船“万户府”,主要保障漕运和海运的正常运转,同时兼具海上贸易管理。

  明代市舶司移至福州

  明代,福州是全国重要造船基地之一,所造福船以坚固著称,既用于航海,也用于作战。长乐太平港为郑和七下西洋出发地。中国与琉球的朝贡贸易主要通过福州港进行。

  公元1375年,福州都卫改置为福建都指挥使司,公署在今鼓东都司巷,负责防守海疆,也兼管海上交通与贸易的正常进行,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运作提供军事保障。

  “明代由于海禁,对外贸易仅限于琉球国的进贡贸易,且贡船为便于进京,多弃泉州而趋福州,泉州市舶司渐失作用。公元1474年,市舶司从泉州移到福州今道山路澳门路口。”张振玉说,市舶司主要办理诸国朝贡使者出入福州港的查验、接待等事务,监管进贡货物在福州的互市贸易和课税事宜,严禁私人擅自驾船往海外贸易。市舶司移设福州后,更加便利福州港与海外的商贸交往。公元1580年,市舶司入不敷出被裁撤。

  明初在台江河口地区创建柔远驿和进贡厂。各国朝贡、接贡使臣船抵福州港的,皆安排住在柔远驿,随贡货物暂贮于进贡厂。清中叶以后,福州港的海外商贸交往逐渐衰退,柔远驿和进贡厂几乎专门接待琉球国贡使和商货,俗称琉球馆。

  清代福州成为四海关之一

  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认识到海上贸易的重要性,不仅结束了明代的海禁政策,还创造性地设立海关。闽海关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福州海上贸易的发展,使福州与九江、汉口并称为中国三大茶港之一。

  “公元1685年,清朝廷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这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管理机构以‘海关’命名之始。”张振玉介绍,闽海关有厦门、南台(福州)两个分口。南台分口设于仓山泛船浦,直隶清朝廷户部。闽海关设立后,实行包税制。征收对象为进出口贸易货物和船只,以及国内民船贸易货物和船只。海关每年应向户部上缴法定额税银7.96万两,多奖少赔。

  闽海关后来又变革为闽海关税务司公署、清海关监督(道台)以及洋关(洋人把持)等。鸦片战争后,公元1844年,福州正式辟为五口通商口岸,闽海关一度被洋人(洋关)把持。这一时期,福州海上贸易由主动变为被动,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闽海关旧址为闽江大桥桥南靠江边的一座两层歇山顶的洋灰楼,前几年因让位于南江滨大道建设被拆。

  (福州晚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