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 闽宁镇从“昔日干沙滩变今日金沙滩”的故事
23年前,一名婴儿呱呱落地,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紧紧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
23载斗转星移,借助闽宁协作,曾经孩童般的闽宁镇已成长为一名朝气蓬勃的青年,从无到有,从贫到富,凤凰涅槃。
一批批援宁干部倾心奉献,一个个闽商倾囊相助,成千上万名群众脱贫致富。23年,那人那事那景,幻化在波澜壮阔的时光中,造就一段难以割舍的闽宁情。
今天的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已难觅旧时容颜。变化在哪里?在老百姓越来越殷实的家底里,在移民自信自强的精气神里。
连日来,记者走进闽宁镇,听老百姓忆往昔、谈巨变、话未来。
团结一心,挪了穷窝换新颜
10月14日,一场秋雨,闽宁镇像被洗过。鳞次栉比的农家小院、宽敞笔直的柏油路,走进这里,宛若走进一幅恬静的水墨画。
骑着摩托车,穿行在现代化小镇,原隆村党支部书记王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曾经,幸福很远。老家西吉县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让人看不到出路。
1990年10月,王升一家搬迁到地处永宁县的玉泉营开发区黄羊滩移民区。
“交通方便些了,可还是穷,摸不着挣钱的门道。”王升回忆,一年中大半时间刮大风,呼啸而过的风吹眯了眼睛,也吹凉了心,不少人卷着铺盖“打道回府”。
1996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福建出席闽宁扶贫协作签字仪式。
1997年4月,习近平来到宁夏。被西海固的贫困状况深深震撼的他,下决心推动福建与宁夏开展对口帮扶。以玉泉营开发区黄羊滩“吊庄”移民点为主体,集中力量建设以福建和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闽宁村。
3个月后,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呱呱落地。
奠基当天,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
贺信不长,情真意切,掷地有声。王升听着听着哭了,这一天,他和乡亲们盼了太久。
作为闽宁镇的第一代移民,王升和村民在这片荒滩上建设家园。砌墙无砖,只能自己打土坯。黄土掺杂着大量沙子,土坯无法成型,村民们只好将模具放在地上,等土坯风干了再立起来。没有地方居住,推土机老鼠打洞般挖开一个个小沙坑,铺上一层玉米秆,一户人家委身一个沙坑。
王升回忆,尽管条件艰苦,却丝毫没有动摇村民建设新家园的决心。
房屋盖好后,政府一边兴修水利、整理土地、引黄入滩,一边从福建引来项目,福建企业、扶贫干部相继来到闽宁镇,和各族群众一道苦干,他们帮助当地建成了菌草、葡萄、黄牛等特色产业,让协作扶贫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从1997年的500元跃升至2018年的12988元,23年间,闽宁镇的人均收入增长了25倍。福宁村、园艺村、木兰村等5个村成功脱贫出列。
越来越多的“王升”们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幸福。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镇上第一所“豪华大楼”——闽宁中学交付使用,到引黄入渠、家家户户通自来水,从建设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到群众在民生服务全程代办点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闽宁两地不断延伸合作广度和深度,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合作。
从前娃娃在家“荒”到6岁才上学,如今村村都有幼儿园;有病硬扛着不治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文化广场上篮球比赛、象棋比赛、秧歌等活动不断……托举着“稳稳的幸福”的闽宁协作,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那颗悬浮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再也不像浮萍,再也不用担心没有‘根’了。”王升笑着说,这里才是大伙心向往之的家。
不等不靠,日子过出新滋味
屋外寒气逼人,屋内炉火烧得正旺,锅里的羊肉汤咕噜咕噜直冒泡。原隆村村民海国宝一边烧火,一边和老伴马志芳聊天。
“老大说酒庄活儿不多了,过些日子想去银川打工。”
“啥时候说的?今年都挣了10多万元了,还不知足?天冷了,出去受罪。”马志芳说。
“娃有奔小康的心,就随他去吧。他嘴上不说,难道我还看不出来,这是把总书记的话听到心里去啦!”
三年前,在同样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走到灶台边,问锅里炒的啥菜。
看着海国宝用3年攒下的10万元翻盖的新房,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海国宝:“希望你们家生活越过越好!”总书记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如同幻灯片般,在海国宝脑海里播放了无数遍。
“共产党的恩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海国宝说。
吃水困难、交通不便、脱贫无望,2012年,海国宝带着全家老小6口人,从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上青石村搬到原隆村。
新家是一座有两间砖瓦房的小院,拧开水龙头,清凌凌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按下开关,灯泡明晃晃,海国宝心里有了底,转身对两个儿子说:“今天是实现‘水电路三通’的目标了,往后的日子就像门前的这片平原,一马平川,要翻身喽!”
产业支撑,到处都能寻到活计;交通便利,务工的“通勤车”开到村口。第一年年底,海国宝算了一笔收入账:土地流转费2000元,两个儿子在葡萄基地、建筑工地打工挣4万元,一家人的收入比在老家翻了整整一番!
“从前,60亩地广种薄收,出力不挣钱。到这儿,只要勤快,哪里都是挣钱的机会。”7年的时光,海国宝一家用双手丈量幸福,在葡萄酒庄、红树莓基地、化妆品店铺、光伏温棚里书写着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奋斗故事。
“我想给总书记汇报,这两年我家的日子又上了个台阶。”海国宝说。
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闽宁镇坚持扶贫和扶智、扶志相结合,大力推进精准脱贫。
借助政策的春风,海国宝的两个儿子参加技能培训,并考取驾照。如今,两个儿子靠开大型拖拉机、工程车,不仅还清结婚时欠下的贷款,还置换了新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不久前,大儿子又购置了一辆越野车,拉着海国宝回了趟老家。
“你能体会得到吗?日子过好了,回老家就像是荣归故里,腰杆子能挺直!”海国宝笑着对记者说。
海国宝还不时赞助两名孙子报辅导班、买学习用具。海国宝笑着说,家里只能有他一个文盲,今后必须出大学生。
“有知识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说话间,孙子放学回家,海国宝爱抚着孙子的脑袋,双眸充满希望。
创新思路,不忘初心谱新篇
不久前,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结果公布,闽宁镇因把握精准要义、不断创新工作亮点,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闽宁镇镇长王勇强说,闽宁镇的成功得益于因地制宜,不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
“我们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带动贫困人口变身企业工人,实现长期稳定脱贫,走上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王勇强补充道。
富贵兰实业有限公司车间里,不时传来频繁启停的电动缝纫机声和布匹在平台上滑过的摩擦声。
把布匹拼在一起,塞入缝纫机的针尖下,轻踏右脚,机器启动……妆容精致的马晓花麻利地操作着机子。
在家门口上班、月收入3000多元,挣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从家庭妇女摇身转为产业工人,这是马晓花从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富贵兰的负责人许上等来自福建晋江,那里汇聚着福建人引以为傲的纺织服装产业。2013年,许上等响应闽宁协作的号召,在闽宁镇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闽下服饰有限公司。
6年来,许上等的企业先后带动400多名妇女就业,生意也越做越红火。随着订单量增加,原来的车间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他又投资建设了富贵兰。
在富贵兰门口,一则招聘启事格外引人注目。
“招聘操作工400名,月收入3000~4000元,每月休息2天,年底有带薪假。”丰厚的条件,却鲜有人上门。
“产业多点开花,农民赚钱的门道多了起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上等说,这给他带来不小压力。
几天前,许上等在企业开设“四点半课堂”,以解决员工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他还准备腾出办公场地,为员工打造一间活动室。
“闽宁镇的变化,还体现在理念上紧跟时代的步伐。”王勇强说。
对大棚改造升级,在原隆村建设完成55栋第三代日光设施温棚,实现一年多种多收;
以土地作价入股,村民与企业共同合作经营酒庄,开创“脱贫致富共同体”新模式;
打破肉牛养殖分红、收入有限的模式,建立农户和企业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特色养殖“出户入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在全区首创精准扶贫App,实现扶贫相关信息的及时查阅,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监督管理;
在各村生产小组基础上推进“红色网格”,使党员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直接服务群众;
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EP”量化工程,围绕勤劳致富、重教兴家、技能提升等5个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进行定值,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可凭卡上的量化值到指定商店换取等价商品……
在王勇强看来,闽宁协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能够带动一个地区的脱贫,带动一个地区观念的转变。
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经历一场蝶变。
记者离开闽宁镇,已是傍晚。抬眼望见镇子口的标识牌上,10个大字熠熠生辉——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宁夏日报记者 福建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