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学鼻祖”杨时:立志勤学,尊师重教

23.01.2015  10:13

  

  位于将乐城关电信巷6号的杨时纪念馆,这栋清代的古建筑,曾是杨时后裔的居所。

  

  位于将乐一中后山的含云寺曾是少年杨时求学之所,也是青年杨时回乡讲学之地。

  

  将乐水南乌石山,重修后的杨时墓,经常有游客前来参观。

   文化名片

  杨时(公元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将乐县人,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杨时八岁时便能指物赋诗,人称“神童”,十五岁到邵武游学,潜心经史,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登进士。1081年,杨时前往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甚得器重,程颢逝世后,转师程颐,其间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杨时曾任徐州、虔州司法,浏阳、余杭、萧山知县等,多有仁政,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致仕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事,著有《杨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1135年卒于正寝,葬于将乐水南乌石山。

  杨时“上接濂洛之传,下开罗(从彦)、李(侗)、考亭(朱熹)之绪”,把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濂学和洛学,从北方引进到福建和南方诸省,为闽学的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文化重心南移以及闽文化的开发立下了筚路蓝缕之功,被后世尊为“程式正宗”、“闽学鼻祖”。

  杨时身体力行的敬业、尊师重教的精神,和他对理学重要命题“理一分殊”“格物致知”等的创见,影响深远。

  深冬傍晚,夕阳斜照,伴着将乐一中校园里的广播声,沿后山拾阶往而上,隐约可见一座寺庙藏于山间。

  寺名“含云”,那是青年杨时回乡讲学之地,至今仍香火旺盛。每逢考试,学生家长们总会前往上一炷香,祈求顺利。

  与寺院遥相对望的,是龟山,山脚下的龟山新村就是杨时生长之地。

  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寻访杨时遗迹,睹物思古,观照当下,深有感怀。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