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多地发挥各自优势 共谋打造“海丝”核心区

12.06.2015  09:26

    福建全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致力于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该省制订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实施意见”,具体构想是努力建设海上西线、南线、北线以及陆上经济合作走廊,在政策、机制、平台建设、资源利用、组织保障等方面,对“海丝”建设提供支撑,且在基础设施、产业对接、海洋、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六大领域开始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展开合作。

    “对接东盟”成建设重点

    历史上,福建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渊源深厚。因此,以东南亚为重点,“对接东盟”成为福建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点。近年来,福建省有关部门提出“突出东盟、突破东盟”的专项工作方案,积极谋划与东盟国家合作项目,推动“中国—东盟渔业产业合作及渔产品交易平台和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项目”的落地实施。

    当前,福建正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港口码头、物流园区、集散基地和配送中心等建设管理方面的合作;加快推进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区域性邮轮母港;增开至东南亚、西亚等国际航线。

    目前,福建已在东盟建有7个远洋渔业综合基地,沿海港口已开通至东南亚的51条海上航线。与此同时,福建已开始推进跨境光缆通信网络设施建设,主要面向东盟国家的跨境电子商务及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以此促进沿线地区信息互通、货物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多地谋划融入“一带一路

    福建省会福州提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正谋划在对接台湾、联通东盟、辐射内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福州结合重点产业规划,挖掘、生成了78个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项目,其中20个项目列入该省“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

    泉州则提出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和国家开放门户的战略构想,其谋划重心是挖掘利用与阿拉伯及西亚地区历史文化和经贸联系,并引导纺织、建材等有优势的企业,到“海丝”沿线国设立产业园。

    厦门提出通过在重点国家、重点领域推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东南航运中心、区域性邮轮母港,努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平潭则着力打造“闽台合作的窗口”和“国家对外开放窗口”,努力成为“一带一路”桥头堡和中转枢纽;漳州谋划海上丝绸之路再出发,锻造蓝色经济新平台;莆田正借力妈祖文化,融入“一带一路”……

    (卫名)

    相关新闻:

    “一带一路”战略激活千年“海丝”文化基因

    在福建泉州石湖半岛,一条石板路将石湖古港与现代货柜码头相连,不远处,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六胜塔见证了这延绵千年的传承。自古以来,福建便与海有着不解之缘,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当年,无数商贾携香料、药物和各种奇珍异宝来到这里,再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曾经“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至今仍稀可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引领下,千年“海丝”文化基因再次被激活。

    德化古窑陶瓷的诉说

    在泉州德化的屈斗宫古窑址,长达50多米的宋元古窑诉说着当地陶瓷业曾经的辉煌。自宋以降,德化陶瓷大量外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产品。

    如今,德化县仍然是中国重要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等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瓷工艺品出口量位列中国第一。“海上丝绸之路曾经让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辉煌不能只停留在文化遗址上,我们当地的企业家更要适应时代变迁,让现代中国的瓷器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福建泉州顺美集团公司总经理郑鹏飞说。

    闽茶沿海丝之路销全球

    除了丝绸和瓷器,茶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之一。在产茶大县泉州安溪县,茶叶批发市场的交易大厅被客商围得水泄不通,空气中弥漫着幽幽茶香,一批批茶叶经这里流通到国内各地,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在安溪县出口量最大的茶企八马茶业,几位韩国客商正在洽谈合作事宜。“近几年,来订购中国茶的海外客商越来越多。”八马茶业董事长、国家级非遗铁观音传承人王文礼说,茶叶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地,去年出口非洲的乌龙茶单价为每公斤164美元,刷新了安溪高档乌龙茶出口的单价纪录。

    随着货物的往来和“走出去”的契机,历史的符号也在人们心中刻下“烙印”,一批传统民俗文化,满载着华侨华人的乡愁,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海外。

    “南音”成就闽南乡音

    夏日傍晚,泉州文庙广场的小茶馆内,一群老人摇着蒲扇,围坐在戏台前,呷一口铁观音,听一曲南音经典唱段《陈三五娘》。

    晋唐、两宋时期,几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将中原音乐文化带到闽南地区,并与闽南本土音乐融合后自成一格。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南音也伴着华侨华人的足迹,流传到东南亚,并远达欧美。泉州南音乐府社长夏永西说:“在海外,听到南音就能找到家乡人。

    在“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的主线下,福建正积极发挥“一带一路”先行先试的作用,着手进行顶层设计的同时,积极推动民间交往。“福建正积极打造泉州海丝先行区,福州、厦门、漳州海上战略支点以及其他设区市的重要支点建设,努力成为海丝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福建省官员说。

    (盛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