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茶产业迈入多形式合作对接新时代

28.10.2014  22:02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大田10月28日电 (林春茵)第九届高山茶暨中国洛神花文化节28日在福建大田启幕。两岸专家表示,闽台茶产业正步入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对接的“”时代。

  素有“中国高山茶之乡”之称的大田是全国绿色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之一,境内千米以上高山有175座,与台湾高山区经纬度相近,十多年来吸引众多台湾茶企入驻,引进东方美人茶、贵妃茶等台式茶类,建成9.62万亩优质茶园,茶叶加工厂2650多家,涉茶产值约7.2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为闽台茶产业合作的一个重要阵地。

  大田县委书记汤俊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大田与台湾农业将有更密切合作,将立足大田20余年的洛神花种植历史,借鉴台湾产业开发模式,整合两岸生物科技、农业科研、文化创意、农业观光旅游等一流机构,大力推动该县的洛神花全产业链开发。

  “闽台茶业合作互惠共赢,大田茶产业成为其中一个样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陈世泽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两岸茶业合作已由最初台商“登陆”开山引种的单一交流,步入了茶业栽培、制茶、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全面对接、深度合作的深耕时代。

  福建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全省茶园面积348.4万亩,位居全国第五位;毛茶产量34.7万吨、毛茶产值185亿元、茶产业年产值500多亿元,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为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福建省政府出台提升福建省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的六条措施,力争在2018年实现茶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

  已有十余年在大陆创业经验的台商周张德堂告诉记者,他正大力推动台东洛神花产业在大田的落地,“福建正大力推动建设生态茶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加工水平,这为闽台茶叶合作提出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任中华海峡两岸园艺交流协会理事长的周张德堂表示,大田已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制定的《金观音乌龙茶综合标准》在全省推广运用,“食品安全是两岸共同关注的领域,闽台茶业合作可以在这方面先试先行。

  茶业人才交流也趋于双向式的紧密合作,不仅台湾茶叶专家积极登陆传经送宝,越来越多从事茶业的台商子女就读于福建农林高校,为台湾输送了大批人才,台湾茶界专家廖文如在随后举办的专家论坛发言表示,“两岸茶农、茶商应多来往,加深交流合作,助推两岸茶产业的大发展。

  陈世泽指出,大陆茶产量逐年提高,亟需提高附加值才能站稳国际市场,作为新兴业态,闽台茶业合作必须通过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才可能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