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舞蹈:同根同源 携手绽放
热络的交流
日前,在第五届两岸青年舞蹈嘉年华期间,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教学、研习活动。闽台舞蹈教师分别展示畲族、高山族等民族舞蹈,而数百名两岸青年一起舞动,同台切磋舞艺,增进彼此友谊。
“通过这样的交流平台,我越来越了解福建舞蹈了,其中有民间传统舞蹈,也有少数民族舞蹈。”台湾年轻舞者陈以歆乐享其中,她代表台湾一方,表演了一段阿美族舞蹈。
闽台舞蹈源远流长,关系密切。据了解,福建现有160多种舞蹈、700多个节目。历史上,跟随着迁徙的脚步,福建舞蹈来到了台湾,而后在宝岛相对独立发展,并吸收岛上其他艺术养分,形成了与福建舞蹈大同小异的台湾舞蹈。
以大鼓凉伞为例,大鼓凉伞又称“花鼓阵”,有着“民俗活化石”的美誉,是一种流传于闽台的民间传统舞蹈,起源于明朝,为戚家军抗倭胜利时所跳的欢庆舞蹈。在台湾,大鼓凉伞被称为跳鼓舞,也叫大鼓阵、大鼓弄等,主要分布在台南、高雄、屏东3县市,每年都在盛大节日上出演。
“近几年,随着两岸文化活动的频繁互动,闽台舞蹈交流也日趋热络,在两地群众中间产生影响。”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郑昭明说。
海峡两岸青年舞蹈嘉年华创办于2009年,是国台办批准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已成为两岸最大的舞蹈交流平台。透过这个平台,福建省舞蹈家协会与台湾多元文化艺术团、台湾舞协、高雄国际运动舞蹈协会等多个单位,签订了海峡两岸舞蹈交流合作协议,促进了闽台舞蹈创作、研讨等项目的开展,携手打造海峡舞蹈特色品牌。
除了两岸青年舞蹈嘉年华之外,闽台舞蹈还通过闽南文化节、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等平台,得到了充分的合作机会,并取得了成果。2013年,两岸首部民间合作舞蹈作品《鼓神》横空出世,还进入了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舞蹈门类总决赛。该作品由厦门星海舞蹈团、思明区艺术团与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共同创作,以“阵头鼓”为主体,表现闽南民俗特质和人文精神。
在郑昭明看来,闽台舞蹈交流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下来还任重道远。他建议,闽台双方应该互派舞蹈代表团,到学校礼堂、庙口广场等地展演,深入乡村基层,走近青少年。“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面更广、受众更多,加快两岸的文化认同。”郑昭明说。
寄望年轻一代
“舞蹈艺术是共通的文化语言,大家交流起来都没有什么障碍。”台湾基隆市枫香舞蹈团团长孙翠玲说,眼下不少舞蹈作品徒有华丽的表现形式,而内在的传统元素却在流失。她呼吁闽台要加强对两岸传统民间、民族舞蹈的交流,汲取精华,创作出经典作品,也要让舞蹈走出剧场,去接触更多的普通民众。
福建华侨大学舞蹈学院院长郑锦扬认为,舞蹈是青年共同喜好的艺术形式,闽台应该以舞为媒,利用专业院校资源,加强教育合作,为两岸培养舞蹈技艺、文化交流等方面人才。
“历史一定要传承,传统一定要扎根!”台湾艺术大学教授李英秀说,闽台两岸青年应该以舞会友,凝聚力量,发扬中华传统舞蹈文化。作为新生力量,年轻人寄托着闽台舞蹈的未来,应该加强对青年、少儿舞蹈表演者的培育。
大陆著名舞蹈家冯双白认为,少儿舞蹈美育的实质就是“情感的培养”,要通过舞蹈语言的传递、交流、渗透和释放,培养孩子追求美的理想,增加情感的力量。近年来,大陆舞蹈界注重挖掘少儿的童心和创造力,塑造出《猫鼠之夜》《下雪了真滑》等多个舞蹈艺术品牌,而“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也让近百万名农村儿童享受到舞蹈美育的阳光。
“舞蹈是人的身体艺术,身体是舞蹈的最初和最终,而少儿舞蹈教育就是一把开启身体的钥匙。”台湾舞蹈教授吴素君说,以台湾“云门舞集”舞蹈团为例,该舞蹈团将“身体是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作为教育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有40多家少年舞蹈教室,吸引10万多人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