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农业合作最为相得益彰
6月13日,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休闲农业对接会在 厦门 举办,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胡兴华等两岸农业专家和特色乡镇企业代表300多人参加了这场对接会。
在交流环节,有农业专家指出,闽台同处同一纬度区,具有相得益彰的互补优势,闽台农业合作可供拓展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闽台农业合作互补性很强
两岸农业专家的交流互动成为本届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休闲农业对接会的一大亮点,专家在会上指出,福建与台湾处于同一纬度区,同属亚热带、同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的特点,农作物类型、栽培技术、耕作制度基本相同,闽台农业合作具有相得益彰的互补优势,可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闽台农业合作其实由来已久。近10年来,闽台农业合作领域从引进台商从事初级农产品的小规模生产开始,逐步向资金、品种、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一揽子引进转变,从种养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运销以及 旅游 休闲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已拓展到农业科教合作、农业经营管理、水土保持、渔工劳务合作等领域,并逐步朝着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目前,全省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2531个,合同利用台资35.3亿美元,实际到资19.8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位居大陆各省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双赢的示范样板,成为福建现代农业的窗口。目前,省内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累计有523家台资农业企业入驻创业,引进台资9.4亿美元,2014年涉台农业产值达60亿元,创业园已成为台商农民朋友在我省进行投资创业的重要平台。
通过闽台农业合作,也助推了我省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点有2200多家,资产总额380多亿元,从业人数10万多人,带动农户11万多户,年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年营业额85亿元。全省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23家,获得全国最美休闲乡村9个,涌现出一批发展质量较高、整体实力较强,具有一家知名度的休闲农业示范点。
专家认为,福建农业种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首位;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超过陆地面积,水资源充沛,小气候类型多样。而台湾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但发展空间有限,劳力不足,生产成本高,福建则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阶段,自然资源丰富,劳力充裕,农产品价格竞争力较强,农业可供拓展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
现代农业发展兼顾环境保全
与会专家也为如何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建言献计。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休闲农业处处长邵建成谈到,现在在大陆发展休闲农业,“有热情、有需求、有能力、有条件、有时间”,农民可以就业增收,市民可以放松心情,两全其美,随着我国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大陆公路里程和客运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居民通讯越来越方便,这些都为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创造了条件。
如何做好?邵建成认为,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农为本规范用地、健全机制规范经营、执行标准规范服务、加强管理守法经营。
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段兆麟则给出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思路:一是体验经济思潮。农业是提供体验最适当的产业,因此休闲农场经营者要扮演体验大戏的导演,以农场为舞台,以山林田园景观为布景,以游客为主角,以农产品为道具,设计体验活动的剧本,创造出值得游客回忆的活动;二是都市农业兴起。都市里的农场相当于公园绿地,是市民最具有人性化的休闲空间,可以发挥三种功能,即提供市民生鲜副食品,营造优美自然的都市景观,提供自然生态旅游的场所。
但段兆麟认为,农业不仅是生产粮食的产业,更是保全环境,维护资源的重要产业。因此,现在的农业发展必须以环境保全为直接目的,其内涵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灾害防止、维护自然景观、防止污染、净化空气、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意识养成、提供休闲游憩与养生环境等。因为农业具有维护环境、保育自然的功能,政府应认定其为重要的社会福利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