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研究学者:加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力度

26.03.2018  08:46

  闽南师范大学教授、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镛在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上指出,应发扬闽南优秀人文性格“输人不输阵”的精神,奋起直追,加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全国性文化生态保护的示范区。

资料图:极具闽南文化元素的沿江建筑。 王东明 摄

  24日至25日,由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主办、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18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共200多人与会。

  本届年会以“新世纪闽南文化的回顾与新时代闽南文化的前瞻”为主题。“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厦、漳、泉三市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辐射源和核心承载体。”郑镛认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大事、要事,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石之一,也是民心工程的重要内容。

  闽南地处台湾海峡西岸,自宋元时期开始,海外交通贸易发达,成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先发地区,闽南文化在吸收海洋文化的同时,以和平的“海上丝绸之路”,率先将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明清以来,随着闽南人大量渡海迁徙,闽南文化在台湾和东南亚各地繁衍发展。

  厦门、泉州和漳州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仅漳州就有涉台文物306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5项中有45项是涉台项目。2007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在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行政区划内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中国首个以保护文化生态为目的划定的区域。

  漳州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涂志伟在他的论文《新世纪闽台文化交流及学术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今后展望》中指出,闽南与台湾同属一个分区文化圈,即闽南区域文化,或称之为闽台区域文化。无论是福建沿海区域,还是台湾区域,基本上是由闽南区域文化派生出来的。

  涂志伟认为,闽台文化交流及学术研究是一个重要而又常新的学术热点,梳理新世纪以来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及学术研究的现状、进展,及时反映闽南文化研究的最新动向,是一项着眼长远,重要而又繁杂的基础性工作,对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表示,新的一年里,研究会将积极筹备2018年学术年会和青年论坛,持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台湾地区的闽南文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主动组织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闽南文化研究工作。(作者 陈耕 张金川)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