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影雕传人讲述“绣石头”传奇 普京:美人刻美女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
这个绣石头的技艺,说的就是“影雕”。
影雕技艺是惠安石雕的典型代表,也是闽南传统民间工艺的优秀代表,其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李雅华,惠和集团董事长,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清代闽南石雕大师李周的第16代传人,传袭影雕技艺已有30多年。昨日,她接受导报记者专访,为我们讲述影雕的神奇技艺,以及她的传奇人生。
21岁那年 她卖出第一幅作品
李雅华出生在惠安的石雕世家,她的父亲李走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石雕大师。
20世纪50年代,李走生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部分的创作,也曾应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之邀,参与集美鳌园石雕构件的雕刻,被人们尊称为“石头李”。
正是从父亲那里,李雅华接受了系统的石雕技艺的训练。“我从18岁开始学习影雕,一直都是学徒,几乎没有做出一幅完整的作品。21岁那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一个台湾来的陈先生,来到我家里。他看到角落里放着一幅《八仙过海》的影雕,非常喜欢,当即掏了2万多元新台币买下了。”李雅华回忆说。
那是李雅华的第一幅影雕作品。她并没有想到,有人这么欣赏和肯定她的技艺。“那件事给了我非常大的鼓励,激起了我对影雕这门技艺的热情。”她说。
从那以后,李雅华一门心思钻进了影雕的世界。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造就了她对作品精益求精的品质。
每一次创作犹如“滴水穿石”
在石头上绣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雕的特点是将绘画艺术融入石雕工艺技法,经过上亿次的敲凿,犹如“滴水穿石”一般,对腕力、眼力、专注力要求极高,没有专注和坚韧的个性品质是没法做好的。
李雅华举例说,一幅A4纸大小的影雕肖像,要耗时15-20天,没有定力,很难完成。也正因为如此,影雕是一门吃青春饭的手艺,工作的黄金时段是17岁至25岁。
很多人在看李雅华的作品时,常惊异于她右手的力道——刚柔并济的点戳之间,一幅作品跃然于石上。28岁那年,李雅华雕刻的《兰闺雅集》影雕作品,花了1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20年前,李雅华用半年的时间创作的《指挥家郑小瑛》,成为她最经典的影雕作品之一。“有一次我去看她的演出发现,她的头发是银白色的,每次在音符跳动的时候,她的手一比起来,头发就会跟着她的手一起在抖动。我感觉她的头发也是会唱歌的,所以就想到要帮她创作这幅影雕。石头是可以凝固时间的。”
普京赞她“美人刻美女”
2017年9月,金砖厦门会晤期间,在筼筜书院举行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被列入“中俄双边会谈”的重要配套活动。李雅华一手创办的惠和影雕,也在这次非遗展上亮相。
习主席陪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近距离观摩了李雅华现场创作影雕。李雅华身着惠安女服饰,在现场雕刻一幅尚未完成的作品《惠安女赶集》。光亮的黑胆石石板上,十分生动地展现了一群惠安女挑着担子、挎着篮子去赶集的有趣画面。这幅作品已经持续创作了两个半月,当时即将完成。
普京总统在观看并聆听讲解后,对李雅华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美人刻美女。”
在经过请示后,李雅华亲手将一幅事先准备的普京画像影雕作品送给了普京总统。普京总统十分开心地收下。李雅华将中国传统技艺带上了世界舞台,让中外来宾叹为观止。
如今,李雅华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影雕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只要学徒对这门技艺怀有崇敬、匠心的情怀,无论来自何处,她都愿意传授。她还带着影雕走进校园、走出国门,这个惠安女子,让影雕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相关链接
什么是影雕?
影雕,是从惠安石雕中发展出来的一项技艺。
传说在清代,石雕大师“闽南圣手”李周独创了一种“针黑白”技法,以钢针打点,营造出明暗黑白的效果。远看似以线构图,近看实为用点成像。这种将绘画技术运用于石雕工艺上的技法,成为后来影雕的基础。
20世纪70年代,闽南当地的艺匠在画家的指导下,将“针黑白”工艺加以发展创新,将“针黑白”技法运用于人物肖像的雕刻制作,因其去黑留白、明暗成像的原理,又如摄影作品般细腻逼真,被当时的老匠人们定名为“影雕”。近几年来,随着影雕艺术的不断发展,影雕作品多次被国家外交部选为贵重的外交礼物,被誉为“不朽的艺术”。
李雅华说,影雕制作的完整流程,可分为5个步骤。
第一步,选材。选择凸显黑白明暗对比的黑底纯色石材。
第二步,切割。将大型石料,通过石料切割机,裁切成大小薄厚各异的黑色石板。
第三步,抛光。通过抛光工具,将粗糙的石面打磨成平整光亮的平面。
第四步,打稿。将构思好的图案,在石板上完成轮廓的勾勒。
第五步,雕刻。用合金钢针在黑色石板上,通过击打凿出深浅不一的白色圆点。远看点连成线,经过日复一日的制作,形成最终的影雕作品。
导报记者 钱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