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鸿尾村:田间访农看振兴
陈水银 ( 右一) 和工人在种西红柿苗。
1日,闽侯县鸿尾乡鸿尾村柏溪自然村。
金灿灿的稻田,绿油油的蔬菜,白花花的钢架大棚……深秋的田野,色彩斑斓,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
这里是农民陈水银的果蔬种植基地。此刻,他正在大棚里和几名工人忙碌着。挖坑、分苗、插苗、填土……手指翻飞间,一畦菜苗就种好了。
刚刚种下的,正是基地的招牌反季节蔬菜——西红柿。“这不是普通的西红柿,是以色列的品种,叫倍盈。种植难度大,但产量好,价格高!”陈水银告诉记者,今年他计划种植80亩倍盈西红柿,这几天刚开始种苗,预计10日前能全部种完。
“这附近种西红柿的,我这里面积最大。”陈水银有这样的自信。15年前,他就在全村带头种植西红柿。
“最早种的是普通西红柿。”陈水银说,普通西红柿易烂,不方便运输,而且常规种植没有竞争力。物以稀为贵,反季节西红柿成了他的“制胜法宝”。
“1个月后开花,3个月左右结果,预计明年2月底采收,每亩产量能达7500公斤。”望着绿油油的西红柿苗,陈水银兴奋地说,这些苗会长成藤,结出一串串“红宝石”,让客商争相购买。
“好东西大家都抢着要,以前主要靠自己送去南通蔬菜批发市场卖,现在很多客户上门来收,几乎每年都不够卖。”陈水银说。
说话间,大棚内的温度高了起来。陈水银摁了一个开关,大棚内几台风扇一样的装置运转起来。两三分钟后,大棚里便凉爽下来。
这正是智能大棚的“功效”。陈水银说,智能大棚可以抗9级~10级大风,能抽湿、调节温度,还可以自动喷灌,非常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
基地总面积约350亩,320多亩都是钢架大棚。今年,陈水银把15亩钢架大棚改成智能大棚。
“比起投资时的‘肉痛’,我看到更多的是长远效益。”陈水银告诉记者,明年他打算再改造30亩智能大棚,还要试点建4亩全智能玻璃大棚,让基地的产品更加出色。
舍得投入,是陈水银的基地能有如此规模的一条重要经验。2010年,胆大心细的他就盯上了大棚种植。
“当年政府提倡农民搞大棚种植,有部分补贴,但也得自己掏点钱。”陈水银说,每亩大棚建起来要4万元,虽然政府每亩补贴1.4万元,但很多农民舍不得掏钱。而他认为大棚可以让农产品品质更有保障,值得投入!就这样,陈水银成为闽侯最早一批搞大棚种植的农民。
想法多,脑子活,是现场工人对陈水银的评价。
“我就是一个农民,不过是一个有梦想的农民。”陈水银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他的基地,一边介绍自己。
20多年前,陈水银初中毕业后,回家成为一名农民。“我家里只有2.2亩地。”陈水银说,当时很多人不想种田,选择外出打工,他就通过土地流转租下他们的地,渐渐积累到如今的规模。
“我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也不懂打牌,就一个爱好,种地。”陈水银说,他一心就想让脚下的土地能“生金”,让种田的人过上好日子。
怀着这样的初心,他上网学习种植技术,买书研究新品种,跑到外地考察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在一次次摸索中,他把基地建成了“绿色银行”,靠高效、高产、高品质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除了招牌西红柿,基地里还种植有苦瓜、黄瓜、草莓、空心菜、菠菜、百香果、水稻等,均是无公害(绿色)产品。如今,基地年产值有五六百万元。
基地越做越大,吸收了村里许多剩余劳动力。陈水银牵头成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100多户农民共同致富。陈水银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基地能借助政策东风,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富裕,助力乡村振兴。
这不,他又忙活着升级基地了。“我们正在向政府申请配套厂房建设许可,预计有2000多平方米,我们想投入100多万元建冷库、做包装。到时候,我们的产品又会上一个层次。”陈水银对此充满期待。(记者 黎伦俊 谢星星/文 通讯员 陈建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