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四都镇:“党建110”架起干群“连心桥”

20.10.2015  18:18

  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贫困户刘成发,去年全家人还挤住在低矮、潮湿又漏雨的房里,而得益于该镇的“党建110”服务,现在他不仅建起新房圆了安居梦,还在镇干部的帮助下垦复竹山60多亩,种植淮山3亩多,夫妇俩还在村竹业工业园务工。如今,刘成发逢人就说,党员就是咱贴心人,服务就在身边。

  据了解,四都镇推行“党建110”服务模式一年多来,将联系服务群众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员,除外出党员和老弱病残党员外,全镇共有530名党员联系服务群众3551户,为群众做好事505件,办实事541件,投入资金达421.24万元。

  2014年初,四都镇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发现各村普遍存在“书记团团转、党员旁边站、群众围着转”的现象,村党组织服务范围不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党员、群众隔着心。在广泛听取意见、反复研究基础上,决定在村里建立“110”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即按村民居住片和从事产业重新划分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联系10名左右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

  目前,四都镇农村党员530多名,联系全镇3551户农户,覆盖面达100%。镇党委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名单公开,印制发放了《四都镇“110”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百事通连心卡》,明确了联系服务群众内容,即搞宣传听民意、办实事解难题、找路子帮民富、化纠纷促和谐,并将推广落实“110”制度纳入镇、村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派出专门的巡回督查组,在今年7月1日,对表现突出的5个村党组织和23名农村党员,进行了表彰。

  “党建110”服务模式,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支部、党员成了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感觉“服务就在身边”。如上蕉村去年以来,党支部明确把为1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责任交给了每名党员,还根据群众的意见,铺设了2公里的水泥路,安装了146盏路灯,清理了河道,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村级垃圾中转站,还帮10余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