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员工揭揽储潜规则:最高开5‰日息“过夜费”

01.07.2014  11:11

又到年中,银行揽储忙不忙(经济聚焦·直击改革前沿)

6月末,这个时点对于银行员工来说,可谓忙碌异常,忙着拉存款“冲时点”:高息理财、买存款……我国对银行的监管,有个“存贷比”的指标。银行既要满足存贷比不超过75%的考核,又不愿减少贷款,于是只能抬高存款扩大分母,降低存贷比。拉存款“冲时点”在传统考核时点的月末、季末、年中、年末尤为明显。

过去“冲时点”让银行员工苦不堪言,存款波动剧烈,被业内广为诟病。今年的6月末时点,银行员工的感受如何呢?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一家国有大银行和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员工。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编  者  

故事①

主角:小 陈(中国建设银行银川某支行员工)

考核压力大 任务完不成

康总,帮忙冲个数呗,对公对私存款都要。咱们合作这么久了,返点都好说呀。

杜经理,上次定的资金30号下午5点前到账就行,1号上午就可以转走。

过去一个月,小陈每天早上开始都要拨打若干这样的电话。

银行有个存贷比时点考核,有这个考核在,就容易导致‘资金一日游’。”据小陈介绍,“每到时点临近,我会找大客户比如国企、房地产商,甚至找资金中介买存款。市场上,有的‘过夜费’开出了日息3‰,例如买1亿元存款,一天付出30万元的费用。

小陈说,“以前银行将这个费用放在营销费用里走账,现在监管机构不允许了,采取的方式往往是私下返现,只要多拉1个亿存款的奖励(比如100万元)高于买存款的成本(如上述30万元),就有利可图。去年资金紧的时候,日息5‰以上也是有的。

不过,今年拉存款比过去难多了!”小陈说,“刚工作时,行里面要求我完成月末时点拉300万元存款的任务。这两年行里进行‘日均考核’,也就是说,相比于过去只需完成时点那一天的任务,现在每天账面上要有300万元的存款余额,我今年任务根本完不成。

所谓年日均存款余额,其计算周期是从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计算方法是将每天的存款余额累加后除以天数360。月日均、季日均以此类推。

按照日均的计算方式,拉存款越晚,日均额越小,压力越大。”小陈还透露,他们行今年在绩效指标设计上日均考核占比90%,时点考核占10%,“收入和奖金与存款挂钩,日均完成难度变大后收入就下降得厉害。

除了考核方式的改变,银行存款理财化的趋势也很明显。”小陈说,“现在你有点钱还愿意存活期、定期吗?连老太太都知道买点高收益理财。加之信托等产品动辄预期年化收益率10%以上,存款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今晚跟康总还有个饭局!尽可能争取到成本低点的资金。”小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