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换芯”不能只消协发声
目前,部分银行在推行将磁条卡换为芯片卡过程中,会向消费者收取一定数额工本费。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最近发布观点称,银行卡换“芯”费用应由银行自行担负。(《北京晨报》10月30日)
本月底,全国POS机将关闭芯片银行卡降级交易,芯片卡将迎来插卡时代。可将近10天过去,有关银行卡从磁条时代迈向芯片时代的成本问题,依然一团浆糊。
全国银联磁条标准卡存量达34.42亿张,若以芯片卡成本每张8到10元计算,换卡成本可能也将数以百亿元计。正因为如此,商业银行方从来没有告诉磁条卡持卡人两个重要现实:一是磁条卡防伪性相当糟糕,比如有数据显示,全国公安机关每年破获的银行卡犯罪案件数以万计,银行卡犯罪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伪卡已成为信用卡欺诈排名第一的原因,仅在去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金融犯罪案件中,信用卡诈骗案就占近九成。
二是芯片卡早已悄然成为大势所趋。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金融IC卡累计发卡量突破10亿张,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累计发卡量超过9亿张,区域性商业银行累计发卡量超过1亿张。目前,全国POS和ATM终端支持芯片卡的改造率分别达到99.6%和99.5%。
作为消费者的“娘家人”,消协亮明姿态,自然值得点赞。不过,鉴于其身份与能量,终究也只能算是“观点”而已。道理早已说烂,譬如《消法》第十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商业银行法》第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既然磁条卡不安全,放任持卡人财产风险,这显然不只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那么简单。再说,大多银行卡背面都用醒目字体标注“此卡所有权属××银行所有”,换卡自然该“所有人”埋单。一项媒体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8%的网友不愿变换卡号,87.9%的网友不愿掏钱换芯片卡。
遗憾的是,在换卡成本问题上,多数银行选择了转嫁:各家银行的工本费收费标准也不一致,最低5元,最高40元,少数几家银行推出有期限的优惠政策。金融工具升级,究竟是不是消费者的单方责任?即便消费者要承担成本,数倍差距有没有个“准星”?这些问题,恐怕不能光靠消协给出“参考答案”,金融监管部门更该拿出“标准答案”。
吊诡的是,因为规则不明、是非不清,“银行卡换芯”甚至成为电话诈骗的新伎俩。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和规范银行卡清算市场,提高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业界乐观预言,第二家甚至第三家“银联”可能很快破茧而出。一方面是骗子反应如此迅速,另一方面是金融开放渐入佳境——当此语境之下,商业银行及监管机构,还能在这些事关公共利益的议题上“缠绵”多久?(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