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野生大黄鱼越来越少 国家建“育种中心”专门研究它
大黄鱼资料图
新华网福州3月10日电(陈翊群) 制种繁育车间、家系选育车间、清水池、综合实验室……3月8日,“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在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碗窑村开工建设,按计划,这个总投资794.19万元,占地11.49亩的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预计今年底投产,若干年后,闽东海域或将重现接近野生的大黄鱼新品种。
据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叶国献介绍,2015年,宁德市大黄鱼年产量在10万多吨,其中出口1万多吨,产值40亿以上,占全国90%。“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由厦门集美大学与宁德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项目,系全国首个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项目总投资794.19万元,占地11.49亩,主要由制种繁育车间、家系选育车间、水处理区、蓄水池、清水池、锅炉房、配电及冲气机房、综合实验室等组成。
“项目预计今年8月建成,年底投产。”项目方相关负责人说,建成后5年内将培育1个至2个大黄鱼新品种,分别为全母的苗种和接近野生苗种。新品种研究(经过科技部或农业部育种专家验证的)年产优质育苗将在1000万尾以上,它们抗病率强、成本低、肉质好、条型好、生长快,可大大改善目前养殖大黄鱼因种质退化导致生长减慢、抗病力和抗逆性下降,每年病害死亡损失严重的局面。
对于为何要成立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享有“中国大黄鱼之父”之称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家富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据介绍,大黄鱼又名黄瓜鱼,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首,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刘家富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过度捕捞,闽东大黄鱼数量出现急剧下降趋势。当时闽东大黄鱼主要集中在蕉城区三都澳官井洋海域,该海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那时只能捞到少量大黄鱼。1987年5月9日,他用野生培育的亲鱼20尾做分组催产试验,1990年,他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至此大黄鱼人工培育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随着近年来沿海海域水质、温差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人工养殖大黄鱼种质也出现退化、生长减慢、抗病力下降等问题。”刘家富认为,科研机构成立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很有必要性,该机构将更加规范、系统的分析专注大黄鱼遗传育种,希望若干年后,随着科研技术的深入,闽东海域会重现接近野生的大黄鱼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