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切实加强今冬明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通知

22.12.2015  19:30
各市、县(区)林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省级以上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冬季和春季是野鸟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病多发期,为做好今冬明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防范意识,高度重视监测工作
        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将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省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境外来的带毒野鸟向我省输入禽流感的风险较大,监测工作不可松懈。各地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作为当前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日常议事日程,细化工作安排,将任务明确到岗到人。
        二、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推进监测工作
        当前已进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重点监测期,各地要突出抓好重点疫源物种、疫病种类以及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候鸟迁飞通道和越冬地、花鸟市场、动物园、养殖场等重点区域、场所的监测,同时点面结合,带动全局工作的开展。各国家级监测站要勤监测、早报告,加强日常巡查,认真落实监测信息日报告制度和公休日、节假日的应急职守制度,监测站所在地林业部门要对监测工作实行领导带班制度,为监测工作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确保在发生野生动物疫情时,能够第一时间报告、第一现场处置,力争将疫情苗头控制、扑灭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指导,敦促养殖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各地要指导辖区内野生动物养殖场做好卫生保洁、消毒、免疫、灭鼠、灭虫等预防性措施。加强对外来传染源的防范和控制,严禁游客与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或者携带猫狗等宠物进入野生动物观赏展览园区。加强对进入野生动物养殖场的车辆和人员的消毒,防止外来疫病带入。加强对饲养人员的培训,防范因串岗等人为因素导致疫病交叉传播,提醒细心观测野生动物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动物出现疑似疫情或者异常情况时,要立即组织排查病因、全力开展救治,并报告当地林业和畜牧兽医等部门,依法做好处置工作。
        四、科学监测,规范处置异常情况和野生动物疫情
        各地要按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和《福建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预案》的要求,科学组织实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发现野生动物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疑似疫情时,及时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采集样品送当地农业部门检测,并跟踪了解检测结果。对确诊野生动物疫情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消毒、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确保处置规范、科学高效。
        五、加强保护执法和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齐心协力做好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各地要切实加强保护执法,强化对辖区内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活动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出售、收购、加工、利用、运输野生动物行为,切断野生动物疫病通过盗猎和非法贸易等渠道进行传播的途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不捡拾、不接触、不食用死亡野生动物,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引导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的养殖户不散放畜禽,避免圈养动物与野生动物混群、共用栖息地,减少疫病相互感染的机会;引导全社会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野生动物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福建省林业厅
                                                                  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