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重点在实效

04.12.2015  19:38

据人民网报道,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新修订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管理办法》主要着力于推动实验室条件保障和资源配置落实到位,引导实验室按照要求规范运行管理;《评估规则》则凸显高水平科学研究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支撑作用,重新界定了实验室人员和成果的统计边界。显而易见,这些修订是必要的。从两份文件看,修订内容不仅反映了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的要求,也反映了重点实验室建设由重申报向重实效的价值转向。      


我国高校特别重视省部级和国家级实验室等各级教学科研平台。很多高校将其列为学校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一些评估机构也将各种级别的教学科研平台作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要素,在评估指标中赋予较大的权重。因此,很多高校往往将这类平台的评审作为当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计划安排、队伍组织、成果汇集、材料准备、答辩演练等诸多环节上舍得投入,以提高评审通过的可能性。    


每逢有这类评审,总有一大批人废寝忘食地应对,生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导致不理想的结果。一旦评审通过,在一番庆祝活动之后,常常又各归其位,恢复“原生态”。这种对教学研究平台的重视,与其说是为了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不如说是为了省部级或国家级的名号,重名不重实,舍本逐末,也违背了平台立项的初衷。    


据统计,仅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而言,自1998年开始启动建设到目前为止,正在建设和运行的达到636个,涉及264所高校,覆盖了90%以上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二级学科。如果这些重点实验室真正发挥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功能,那么它们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部分重点实验室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实在令人痛心。    


创建高水平实验室,是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举措。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水平的实验室就有什么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就能做出什么水平的科研成果。遍览世界各国高校,高水平实验室无不是人才辈出、创新迭出的摇篮。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劳伦斯实验室等,都是一流办学水平的标志。我国高校应当摈弃虚荣心理,回归平常心态,在建设上下功夫,用脚踏实地的努力和真实的工作业绩去争取各种层次的承认或认证。而且,要有一种胸怀,不论是否拥有某种光环,都应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建设好各类教学科研平台。    


去行政化是实验室回归本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实验室就是实验室,不是行政机关。如果高校依然走行政化的路子,实验室也将不能幸免。行政化不仅混淆了实验室与行政机关在性质上的差别,而且误导了实验室的价值导向。实验室工作不是以专注科学研究、潜心人才培养为己任,而是以获得行政认可、领导表扬或批示为目的。价值的偏移和错位致使很多实验室空有虚名,并无实绩。因而,这次《评估规则》的修订可以起到纠偏作用,对扭转这种消极导向发挥积极的影响。另外,笔者还以为,在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学会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更多地发挥治理作用。

作者:张弘博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