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严复不过时

07.01.2015  10:48

严复

  

位于福州阳岐村的严复故居,和普通百姓家没什么两样

  闽在东南,负山以舐海。

  《周礼·夏官》,一字以“”,便教中原人初读闽山之厚重,闽海之广袤;

  秦皇汉祖,挥鞭传钺,再领闽越之强悍;

  魏晋士阀,负笈南寻,入闽擘画耕读之乐土;

  盛唐五代,闽士始挥毫北上,海滨渐比邹鲁;

  宋元明清,皆有八方来朝,仰望吾闽璀璨文化;

  1840,炮声惊我奇才卓士,遂开风气之先,写尽近代史之华章;

  而今,且看海都追本溯源、绍承履践,推出“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系列报道。

  严复(1854—1921年)这个福州人有多牛?他曾是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校长,他的译作《天演论》以及之后的众多译作,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是清末极具影响的启蒙思想家,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被鲁迅评价为“中国19世纪末感觉敏锐的人”。

  习近平曾两次为纪念严复论文集撰写序言,2001年时,他在为《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的序言中称,“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近日海都记者探访严复故居,走访文化界人士,为您讲述严复的故事。

   120年前严复的呐喊

  120年前,在官场上并不得志的严复开始用文章“呐喊”。这一年甲午战败,中国输给了做了自己一千年的学生——日本,而在此前的21年前,马尾船政学堂毕业后的严复曾在英国舰长的带领下抵达日本军港,当时的日本万人空巷,争睹大清海军风采的那一幕对于严复来说仍记忆犹新。而如今,让他痛心的不止是他在船政学堂里的同学或学生一个个战死舰船,给他留下大大的问号是: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因何战败,因何“大国”成了“弱国”。

  1895年,到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严复已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醒世长文,严复认为无论中国传统文化多么优秀,都无法解决中国面临的危机,必须进行启蒙,而可操作的行动严复更是提出了国家强盛不在武备,而在于心态和制度,只有人民的智、德、体强,才是国家的真强大。

  据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卢美松介绍,几乎是在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的同时,严复完成了译作《天演论》,为这个民族寻找改变做了思想的启蒙,那一年严复41岁。

  《天演论》在当时是十足的畅销书,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副社长孙汉生说,那时候不管你看不看得懂,有钱人家都会收藏几部严复的书,据说这本书面世十多年后,已发行至30多个版本,严复一下子被推到了一个“崇高”的地位。严复要用这一部译作告诉国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在甲午战败的大背景之下,这样的言论看来那么新鲜,也为日后维新运动的理论基础。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