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都市报 2020.12.10:海峡都市报专题报道我校明清古建筑

10.12.2020  22:11

宁德明清建筑福州校园内重生
2020-12-10    来源:海峡都市报 

          这几天,位于福州大学城新区的福建工程学院苍霞湖旁,两座明清时代的古建筑,进入迁建的施工收尾阶段。过去近两年时间,两座古建筑从宁德市七都镇三屿村搬家到福州,它们重建的过程,也是学生们了解传统建筑工艺的活教材。负责古建筑修缮的缪远教授介绍,明年元旦,两座古建筑将重生,并作为校园的景观和休闲空间活化利用。

          抢救古建师生全程参与施工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在福建工程学院的逸夫楼和苍霞湖之间,看到了两座古建筑。它们主体结构已经完成施工。现场指挥施工的老工匠连先生说,翁氏宗祠的风格和福州传统民居有差异。它原先的主人,将闽北、闽东的建筑风格融入到古厝中。“青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堂的杉木,直径40厘米,高6米,是60年以上的木材,经过自然阴干后,含水量不到16%,比规范的20%还要高。
          连先生指着古建筑的匾托说,这是金粉匾托,使用黑色的生漆上色后,再加上金粉,如今这种工艺不多见了。不少学生和老师都在现场观摩老工匠如何施工,一些学生还要参与三合土、壳灰等材料的制作。修缮古建筑的过程,俨然成了一堂传统古建工艺展示课。

          3000多个木构编号运回福州
          缪远教授还记得当时给古建落架的情形。
          去年1月23日,上汽宁德新厂项目征地过程中,准备拆除七都镇三屿村翁氏宗祠。经过福建工程学院教师们的呼吁,当地拆迁指挥部同意延缓拆除期限一周时间。次日,当地村委、宗祠管理会同意将两座古建筑无偿赠送给福建工程学院。
          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搬迁过程,木构件逐一编号拆卸,施工方用了两辆卡车,将3000多个木构件、3.4万片瓦片、98块压瓦砖等总计26吨的材料运到福州。
          百年的建筑遭遇白蚁侵蚀,很多木料已经不能使用,这些将作为陈列展示的对象。而古建筑中近半数的材料,包括柱础、梁架、斗托、瓦片等,都被重新利用。

          顺应当代让历史建筑活起来
          这两座古建分为前堂和后堂。前堂为四柱三开间,进深五柱,高约7米(柱中至柱中),面积约60平方米。它属于抬梁减中柱作减柱造,梁架圆作。而后堂进深七柱,前廊面阔3间,进深约11.37米,面积约158平方米。
          异地迁建后,福建工程学院方面还考虑到它的实用性。据该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院长林从华教授介绍,两座古建之间,修建了连廊,可供师生休息。另外还会配建玻璃房,未来可以成为简易水吧或者工作的空间。
          林教授说:“校园中的古建迁建,只是一个案例。我们现在有很多师生,对分布在乡村和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进行普查、修缮和利用。在保护修缮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设计,顺应当代生活的需求,才能让这些建筑活起来。

          链接: http://hxdsbnews.com/epaper/2020-12/10/content_512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