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中与两岸专家为海峡农业合作提四建议
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闻网报道
福建新闻网福州9月19日电 (记者 张羽)“多年来,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但与两岸的合作潜力、两岸同胞的需求相比,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度、广度还远远不够。”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郑立中19日在福州表示。
当天,海峡两岸生态农业经济区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此间召开,来自海峡两岸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探索有经济效益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促进两岸农业产业对接合作。郑立中是在下午论坛发言时做上述表示的。
郑立中评价说,两岸农业合作取得巨大进步,无论是农业贸易、农业技术合作,还是农业人才交流、农民团体互访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大陆进口台湾农产品仅1456万美元;至2009年,增至3.64亿美元;至2014年,这一数字已接近6亿美元,增长40余倍。
两岸农业互助成功案例不甚枚举。原来,台湾梨农需从日本进口高价梨穗,用于嫁接生产。收到台湾方面反映后,大陆协调提供山东梨穗,改变了台湾梨农受制于日本的局面。
目前,广西每年派出200多位村长、农民以及农民企业家赴台开展专项培训,返回大陆后学以致用。
但郑立中认为,两岸农业合作仍有潜力可挖。他并对下一步两岸农业合作提四点建议。
一是从两岸同胞的福祉考虑,相互适度开放农产品市场。
郑立中举例说,远近闻名的金门酒厂生产需要大量高粱,但由于一些限制,大陆的优质高粱一直无法送达。
“未来两岸在农产品合作方面需要适度开放市场,当然大陆会充分考虑台湾的体量、台湾的消费与台湾本身的农业生产。”郑立中说。
二是,携手加强种子种苗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有效利用。
近期,台湾岛内有一种声音认为,两岸农业合作必然导致台湾种子种苗以及技术流失,必然削弱台湾农业的竞争力。郑立中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片面”。
他说,台湾农业发展起步较早,种子种苗更新换代十分成功。但客观来说,两岸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因此,“无论在任何领域合作一定是大趋势,有交流、有合作、有竞争才能不断提高水平。”
三是共同推进两岸农业交流的机制化与制度化建设。
郑立中举例说,台南学甲虱目鱼养殖十分红火,虱目鱼鱼鳞可以做胶原蛋白,腹部的肉可以做食材,剩余的肉可以做成鱼丸、鱼松,骨头可以做成骨粉。但目前大陆企业希望到当地投资办厂,帮助当地渔民增收,却困困重重。
四是整合资源,做粗、做长两岸现代农业产业链。
郑立中认为,大陆设立的29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成效逐步显现,但仍不够理想,“很大原因在于把农业单一化”。他建议,应当把农业与生物科技、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相结合。
“两岸农业合作有基础、有动力、有潜力,如果两岸农业能够真正实现取长补短、携手合作,两岸现代农业势将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也必将发扬光大。”郑立中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