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忆"激情岁月":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22.03.2019  17:43
资料图:郎平 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2日电(记者 林春茵 刘育英) “明年的奥运会,中国女排将遇到很多挑战,我们将一切从零开始,更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无限的可能。”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总教练郎平在福州如是说。

  正率队在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集训的郎平22日现身福州,作为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9的特邀演讲嘉宾,再忆过往40年的激情岁月,重提女排精神,寄望科技界关注中国体育,给予国产的“高科技动力”。

  对中国人来说,“女排精神”就是“那个时代”,和奋进、开放、拼搏,以及国家荣誉紧紧相连。郎平和“女排精神”一道,被铭刻在国人的时代记忆里。

  郎平回忆起1978年,第一次代表国家出征曼谷亚运会,当时并没有拿到冠军,“心里很受挫,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帮中国拿到冠军”。

  她没有说,那年12月10日,曼谷亚运会第一个比赛日,也是她的生日。此次出征未能摘金,但中国女排已经迎来惊蛰;三年后,即在1981年于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上七战七捷,斩获世界冠军。

  这是中国女排首次加冕世界冠军,实现了中国三大球的历史性突破。1981年,电视机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消息仍引爆了国人的激情;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当时大家很奋发。”郎平回忆道,女排队员们善于自省,“我代表中国女排站在球场上,能为祖国做什么?

  郎平说,当时大家目标一致,拿到亚洲冠军后,要卧薪尝胆冲出亚洲;每天训练时,都在自己问自己,“这样练行不行,这样练,能不能拿到世界冠军?

  当时,中国人正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迷茫、紧迫和焦灼,郎平领衔中国女排,在国际赛事上历史性地连接豪取五连冠,女排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铮铮铁骨,被引为民族精神,令民心大振。

  1986年,从中国女排退役后,郎平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后又自费公派留学美国。出国,意味从零开始。她曾对媒体解释出国的原因:“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

  1995年,郎平回归,掌帅中国女排。此时中国经济步入快车道,但女排几经跌宕起伏,徘徊低谷。她曾在自传中阐述心路:“作为一个人,我们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

  2016年,再度挂帅的郎平带领年轻一代的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逆境奋起,再夺金牌,令“女排精神”再度成为热词。

  经历40年激情岁月,中国女排已经斩获9个世界冠军,女排精神沉淀为对细节的坚守。郎平说,球员只有一个目标,冲向世界最高峰,但她对队员更多的要求在于“平时”,“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更重要的是平时把它练好,每一天每一个细节积累,才能决定最后的胜利。

  再回首,郎平颇为冷静,“我们要承认距离世界高水平,还有差距”。

  当天,她褒扬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力量在“无人区”取得的突破,亦以日本为本国球队研发的陪练智能机器人为例,呼吁科技界为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在2018年底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58岁的郎平作为塑造传承“女排精神”的优秀代表,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对此,郎平坦言:“一个人的成长脚步能与国家的进步发展同步,这是我人生的幸运。”(完)

【责任编辑: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