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肖家坊镇:关爱留守老人“最后一公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唐代孟郊《游子吟》,表达了亲人骨肉情和对游子的依恋。
邵武市肖家坊镇地处偏远,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体弱多病的老人守在家中,全镇有留守老人402人。
老人牵挂在外的子女,子女则担心老家的父母。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肖家坊镇党委、政府努力解决留守老人的医疗、生活等问题,打通服务留守老人的“最后一公里”,让在家的老人过得舒心,在外的游子也能安心。
健康守护神
“我老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明子在时,老头子经常去量量血压,听听明子说点什么,心里就踏实点。像我,坐班车又会晕,原来有点小毛病,找明子看看,现在就只好自己弄点药吃。”黄家际村的留守老人李木喜说。
老人口中的“明子”,是黄家际村的乡村医生石启明,已经在2003年底病逝。至今谈起石启明,村里的老人一致地点赞,对他十分怀念,话语间流露出对乡村医生的渴望。因为在那之后,因多方原因,村里没有再配乡村医生了。
除了最边远的黄家际村,在肖家坊镇,还有两个建制村也没有乡村医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党委、政府要求卫生院负责调剂乡医和配齐必要的医疗器械,3个村各拿出部分资金作为乡医补贴,并提供村级卫生所所需场所。很快,全镇11个建制村全部配齐乡村医生,正常开展诊疗服务。
在乡医的配合下,镇卫生院完善了每一位留守老人的健康档案,定期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患者做检查,监控老人的健康情况。镇卫生院还经常组织医疗服务队到各村开展义诊,定期组织乡医进行业务培训。
生活小助手
修水修电、碾米买米等日常琐碎小事,对一个健康人来说不在话下,而对于体弱力衰的留守老人来说可不是件易事,他们多么希望有人能及时搭把手。村志愿者服务队实现了老人的愿望,成了他们生活上的小助手。
琢石村是留守老人较多的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从各小组在家的人员中分别选出一名乐于助人、年纪较轻的,组成一支群众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名单及联系电话写在一个牌子上,贴在每个村民小组最显眼的地方。老人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了,只要打上面的联系电话,就会有人前来帮忙解决。
服务队成立没多久,一天早上,留守老人黄田子看到自家中午的米不够吃了。买米要到十几里外的镇区,老人身体不好走不动。他半信半
疑地来到贴着志愿者服务队的牌子下,抄下志愿者黄正山的手机号码。回到家,他立刻给黄正山打了个电话,问能不能帮他到镇里买点米。黄正山二话没说,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到镇区帮老人把米买回来。老人非常高兴。
镇党委、政府还通过开展关爱“三留守”活动,定期组织志愿者入户去看望留守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与老人们拉家常、聊天谈心,并借助传统节假日向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宣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提醒他们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
建个“家外家”
对健康状况还可以的留守老人来说,住在自己家里没多大问题。而对身体状况不好的留守老人来说则不然,敬老院才是他们最好的栖身地。
肖家坊镇的敬老院始建于1987年,当时只是为了照顾孤寡老人,建筑面积小,配套功能很不完善。2012
年的雹灾造成敬老院屋面严重坏损,虽多次修缮,但始终存在渗漏等问题。为此,镇党委、政府决定建一个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完善的肖家坊镇中心敬老院。
但由于投资较大,单靠肖家坊自有财力难实现,项目迟迟没能落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许多人认为,项目是不是“黄了”。
今年11月12日,投资300多万元的肖家坊中心敬老院正式开工建设,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新建的敬老院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将分为人住服务用房、生活用房、卫生保健用房、康复用房、娱乐用房、社会工作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等八大功能区,同时配备医疗、文娱等设施,对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给老人一个舒适温馨的家。新敬老院建成后不仅能为偏远、孤寡老人提供生活保障,还能把部分无人照料的留守老人聚集起来,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安享晚年的“家外家”。(福建日报记者 熊自僯 熊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