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邵武市人大代表杨仁江助力法治建设

21.05.2014  19:32

      花甲之年,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淡出政坛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对于杨仁江这位人大代表、执业律师来说,却是宝剑出鞘的年龄。他用勤勉和智慧,一次次活跃在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政府机关法律服务的舞台上,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发出有力声音,为弱势群体撑起法律保护伞,他出色的工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上世纪80年代初,百业待兴,人民呼唤法律,社会呼唤法制,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呼唤法制保障,杨仁江对此深有感触。1986年,改革开放大潮涌来之时,仗义执言的律师还不被人们看好,富有远见的他就成了一名职业律师。从业28年,经手办理的民事、刑事、经济纠纷等案件有无数,但令其引以为豪的是,2000年起,连续四届受聘担任邵武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从受聘政府法律顾问那一刻起,深知肩上重任的杨仁江,就自加压力,不辱使命,在履职过程中,以自身的法律业务知识,在法治建设中发出法律工作者的声音。
      邵武市100多家市属竞争性领域的小型国有企业改制,平稳有序推进,熟知内情者都说,政府法律顾问杨仁江功不可没。
      2000年,邵武市国有企业改制,杨仁江参与“一厂一策”、投资项目对接、企业改制方案的认证和政策性措施的制定,在查阅相关资料,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特别是跟职工代表座谈了解其所思所虑后,对改制过程中职工“纠结”的疑难、重大的法律问题,一些职工普遍关心、争议较大的问题现场解答。对历史上征地带劳力“土地工”解除劳动合同后的待遇等问题提出法律政策依据,让法律担负起扶贫济弱的使命。对改制企业职工利益总是最大限度地维护。他说,“比安抚职工情绪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得到妥善安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上年纪、缺技能职工一旦失去“饭碗”从头再来是件很不易的事。”为此,他一次次向政府建议,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多想办法从国有资产变现中争取再就业节余资金解决下岗职工拖欠社保和安置费用等,并为他们争取再就业岗位,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改制给社会和职工带来负面影响,杨仁江的意见得到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的一致赞同。杨仁江的精心构思,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促进了国有企业改制得到有序推进。
      杨仁江参与重大招商项目的协议审查,在相关合同中设置“防火墙”条款,有效地防范5起协议标的巨大的投资陷阱。为武邵高速公路、邵光高速公路、经济开发区等重大建设项目出台征地政策,对涉及征地补偿标准、征地程序、法律责任、相关行政措施等进行逐一审查,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政府破解出租车行政管理改革提出衔接规章、政策性文件的实用性意见,促成邵武出租车公共管理走在全省县级市前列。
      “每个代表都有自己的特长,我既然被选为代表,就应当发挥特长。”2010年杨仁江当选邵武市人大代表后,他将履行代表职责作为对律师工作的延伸和提升。二十多年的律师生涯为杨仁江履行代表职责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1年2月4日(大年初二),新春佳节期间,316国道邵武段发生一起国内外关注的死12人伤7人的特大交通事故。在死者亲属万分悲痛,赔付标准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具有担当意识的杨仁江代表,放弃与家人团聚,不仅找来一系列关于交通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逐一比照,经反复推敲论证后,连夜起草有详细具体项目的赔偿方案和争取调解的技术性建议,还多次奔走在当事人之间了解情况,倾听诉求,解疑释惑,把工作尽可能做到极致,使事故单位与受害者亲属在短短5天全部达成赔偿协议,实现生者无怨,死者安息。
      在参与处理一些群体性突发事件,房屋拆迁户冲击市政府、公共免费游泳场建设场地学生溺亡亲属迁怒冲击政府机关、征收国有老企业厂区宿舍老职工病故迁怒政府等,杨仁江陪同政府领导与群众对话,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对个别不切实际的要求,从法律和政策上予以解释,引导群众理性处理,依法维权,对缓和政群关系,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上访件发挥积极作用。林权、林地使用权及土地流转承包等在新形势下可能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及时将国家新政策的制定背景与相关法律规定传达给农村相关部门和群众,以求理解和配合执行。
      在杨仁江看来,人大代表、律师、法律顾问,代政府草拟规范性文件,受托就社会管理、依法行政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要结合自身职业特点,把握好监督、服务和法务的关系;把握好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坚持不问不顾,有问有顾,顾者优质。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根据新时代法律精神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参与书记、市长大接访中,杨仁江从顶层思维,底层视角,很有创新性地提议通过走访取代控访,变被动为主动,密切联系群众,聆听百姓心声的建议。杨仁江说:“及时沟通,倾听诉说,无形中可以化解一些社会矛盾。”,“很多信访都涉及法律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许多有碍稳定的事件就可以解决在萌芽状态中,解决在基层。
      为拓宽代表履职视野,提高履职水平,杨仁江勤于同省、南平市人大代表的联系,虚心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一起探讨交换意见,上下联动,合力把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反映到各级人代会上。
      上世纪50年代,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各地在远离城镇的乡村僻野组建采育场,仅福建省就有132个,总人口达7万多人。这些人为林产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随着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企业的改制,他们的生存压力加大,大多数采育场经济收入仅能维持职工“吃饭”的简单运转。一些年轻时背井离乡随夫从山东、浙江等地到采育场的家属工,工作时低工资,企业改制享受不到养老保障,来自生存的压力和改革困惑,引发群体性越级上访和不稳定因素,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杨仁江通过对家属工的历史形成、性质归属、实际困难进行调研,多次和有关部门到省社会劳动保障厅反映,提出解决其合理诉求的办法意见,被连续两届省、三届南平市人大代表罗群荣看中,相关问题连续五年成为福建省人代会上的代表建议,引起省领导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关注,推动了用电、饮水、道路、棚户区改造、家属工养老保障、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等问题的解决。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律师,不仅要主动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讲和群众的思想工作,更应该成为法律的遵守者与宣传员。”杨仁江告诉笔者。他在联系选民过程中发现,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十分强烈。为此,他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主动担负起法律宣传责任,常常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把加强法治与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送法到机关、进社区、入学校、下乡村。仅今年,先后受邀到南平市委党校、南平市司法局、邵武市公务员局、乡镇街道、学校等单位宣讲新时期党和政府工作,群众密切相关的“十八大精神和宪法法律实施、宪法理念和相关法律对执行公务员法的作用和影响、党的农村工作路线和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企业投资经营风险的法律管控”等法律讲座10余场。因为讲的都是公务人员和选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很受大家的欢迎,听众达3000余人,实现了民声、政声共振。
      淡泊名利,是同行对杨仁江的评价;执着为民,则是杨仁江对代表职责的坚守。他身体力行,积极参与各级的法援工作,帮助打造经济、高效、快捷工作模式,为农民工维权,为弱势群体撑起法律保护伞,扩大了邵武法援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杨仁江心系于法、情系于民的精神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和律师在法制政府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1:邓佩珍  女  南平市司法局律管科科长、南平市律协副秘书长
      作者2:李祖旺  男  邵武市人大代表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