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女生家逢重变 同学施援手街头义卖筹学费

17.07.2014  14:51

  在金华的兰溪门菜市场,队员们在卖蓝莓 李婷婷 摄

中新网金华7月17日电(见习记者 李婷婷 实习生王特桑)“不怕受伤,因为有你在身旁,你的笑你的泪,是我筑梦路上最美的太阳……”16日下午,浙江金华的兰溪门菜市场,天空飘下淅沥沥的雨,20多个来自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大学生,身穿白色T恤,挤在街头一个能挡雨的拐角处,旁边放置的音响不断播放出《最美的太阳》的音乐旋律。

阿姨,我们一个同学的哥哥和父亲接连患病,家庭无力承担她下半年2万块的学费,我们在这义卖蓝莓帮她筹钱……”雨中,撑着伞的同学不断向过往行人讲述着,来自该校的大一学生——姜燕珠的坎坷命运。

家庭两次变故 女孩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姜燕珠是浙江青田人。2008年,她上初二时,哥哥被查出患尿毒症。经过两年治疗,家里积蓄几乎全投了进去,但哥哥的病仍毫无起色。最终,姜燕珠的母亲将自己的一个肾换到儿子身上,而她哥哥的病情则靠着每天昂贵的药和定期的复查才得以逐渐稳定下来。

一场病,100多万的治疗费,让本是小康的家庭跌入到“算紧钱”过日子的窘境。不过,乐观的姜燕珠通过自己不断打工和学校的帮助,度过了初中高中时期。

很自然的,她迎来了高考。“当时我和家里说不想继续上大学。”姜燕珠说,那会她一心只想早早出去工作,好帮家里分担点。不过,父母坚持要她继续学业。

大一,姜燕珠靠着打工收入和政府补助缴了学费。后来,她向学校老师借钱,在浙师大北门开了一家火锅店,想借此维系自己的基本生活,平时和身体有所好转的哥哥一起打理。“开业才几个月,但只是保本而已,暑假也没什么生意。

然而,在这个家庭还没为哥哥的病喘过气来的时候,又一个晴天霹雳,毫无预兆地打在了他们身上。

一个月前,妈妈告诉我,爸爸被确诊为癌症中期。”说到这,21岁的姜燕珠眼眶红了。“当时我都快崩溃了。”她说,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倒了,家庭没了依靠,就好像天要塌了。

妈妈告诉姜燕珠,她打算把家中经营的小超市卖掉,来支付父亲第一期的化疗费用,而他们也早已是背负几十万负债,更不用说支付女儿的大学费用。

这个今年才21岁的女生,因为那份对家庭紧紧的牵挂,已变得成熟和担当起来。她不断呢喃着:“爸爸和哥哥都是病人,妈妈因为换过肾身体不好,现在家里只能靠我,我不能倒……

不过,高昂的化疗费用以及下学期的学费,在现实面前,坚强的姜燕珠仍然束手无策。“我该怎么办?”在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这个问题一直在她脑里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