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文莱的“中华元素”

04.08.2014  09:06

中新社文莱斯里巴加湾8月3日电 题:文莱的“中华元素

中新社记者 张茜翼 张素

文莱,与中国隔海相望。在这个约有40万人口的“和平之邦”,居住着4万多华人,他们以华族特有的方式溶入社会,平和富足地在此开枝散叶。

近日,中国新闻社“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团踏访了该国。静心观察,文莱的“中华元素”并不难寻。

其实,中国与文莱的友好交往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约六百年前,曾有一位渤泥国苏丹在访华途中病逝南京,就安葬在中国的江南古城。

长期以来,两国民间始终和平交往,当年下南洋的不少华人就选择了这个资源丰富、宁静平和的岛国创建家园。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莱建交之后,中文两国交往频繁,双边的经贸、文化交往不断加强。

文莱—中国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文莱中华中学董事长洪瑞泉先生,庆幸祖先选择了一个和平的第二故乡。

文莱共有八间华文学校,有92年历史的文莱中华中学是当地最大的华文学校,3000多名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华族与友族学生,在这所老牌华校里同堂上课,接受着马来语、英语、华语三语教育。此外,学校还组织舞狮、武术、民乐等传承华人文化传统的活动,以增加华族学生的族群认同感。

出租车司机林汉强的两个女儿都曾在该校上学。祖籍金门的林汉强虽然还未到过中国,但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华语,常常收听中文广播。在他看来,最期盼的事就是“等孩子长大后,带他们回到祖籍国看一看”。

中华元素”在文莱街头亦可窥见。斯里巴加湾市繁华街道的中餐馆“海地餐厅”里,一档台湾的美食节目正在上演。这家人气颇旺的小店里,不乏“麻婆豆腐”、“中式鸡扒饭”、“福建面”、“炸酱面”等中式菜色。

阿胶红枣、四川鸡肉罐头……当地小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不少来自中国的食品。市区内一座名为“广泽尊王”的庙宇香火旺盛,绿檐红墙,立柱雕花皆有“”元素。

不但已经落地生根的华人知足地生活在文莱,近年也有不少中国公民前往旅游、务工。文莱皇家航空的从香港起飞的班机,就专门提供了英语、马来语、华语三语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