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黄蜂”败在中国零件?

30.06.2014  17:22

  在美国市场发酵了近半年的通用点火开关召回事件,终于和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建立了一丝联系。

  据美国《底特律新闻》6月24日报道,通用汽车公司当日表示,其近期宣布召回的340万辆雪佛兰Impala等车型的故障点火开关是由中国供应商提供的。通用官方还表示,这次故障目前已导致8起车祸,6人因此受伤。对于是否造成重大伤亡,通用并未说明。

  此次召回活动主要涉及2000到2014年款汽车。其中,一些品牌的汽车受到了影响,包括:2014年款别克君越,主驾驶座门的一处电线接头可能受到腐蚀并断裂;雪佛兰Impala前座椅安全带可能无法正确固定;凯迪拉克DeVille及其他车型。

  而关于召回的起因,英国路透社6月16日曾报道,通用汽车将在全球再次召回340余万辆汽车,以修复点火开关可能存在的问题。通用也表示,此次因中国产零件的召回数量,几乎是之前类似缺陷召回车型数量的一倍。

  通用汽车在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的报告中表示,受影响车型的点火开关,是由大连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通用汽车官方表示,将在7月3日前向NHTSA提交具体的事件说明。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初的阿斯顿马丁召回事件。今年2月,也就是通用点火开关隐患集中爆发前,百年英国车企阿斯顿马丁宣布召回全球近75%已售出车型。同样是在提交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文件中,阿斯顿·马丁解释称:召回涉及车辆的油门踏板臂由中国深圳科翔模具工具有限公司负责生产,该公司采用了中国广东东莞一家公司提供的伪劣塑料,造成车辆油门踏板臂可能断裂,增加事故风险。

  上次是百年历史的英国老牌车企,这次是与大众、丰田争夺老大地位的全球汽车集团,似乎纷纷折戟中国产零部件,且一再对外“喊冤”。虽然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我们也不禁要多问一句:在中国创造巨大利润,取得巨大成功的通用汽车,真的反而“”在了中国产的零部件上么?

  恐怕不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产汽车零部件已经覆盖了从车身件到电气件的几乎全部领域,获得了车企的好评。且多数海外零部件供应商,均已将建设新工厂的目光投放到中国,并计划未来广泛出口全球。这也侧面证明了,国产零部件无论在产品性能还是质量上,均已满足全球范围内的质量控制标准。

  而反观通用集团,则在J.D.Power最新公布的2013年中国汽车可靠性报告(VDS)中表现不佳。数据显示,通用旗下两大品牌别克和上海通用雪佛兰,其故障水平仅稍稍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并远远落后于大众、丰田、本田等竞争对手。而在总共10个细分市场奖项评选中,美系品牌(上海通用)车型仅在2个细分市场中获得奖项,不敌日系品牌的4个,甚至不如口碑一再遭到国人质疑、销量下滑的中国自主品牌(3个)。可见,通用无论在国内外,其可靠性和口碑都有待提高。

  另外,据通用官方网站的数据,截止今年6月16日,通用共计召回了44个批次的20,013,649辆汽车,并且还在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绝大多数都和频频曝出的点火开关隐患有关。更严重的是,与此同时,通用集团还涉嫌故意隐瞒已知故障隐患长达十余年时间,目前正在接受美国司法、安全机构与国会的三重调查。

  早在11年前的2003年,通用内部就已经知晓点火系统存在设计缺陷,而通用为了“减少损失”故意对外隐瞒了这一缺陷,甚至很多受影响车型当时尚未投产。在2009年通用申请破产保护之际,集团也涉嫌故意隐瞒了这一故障。通用新任CEO玛丽·巴拉则证实,通用已让两名涉嫌故意隐瞒故障的工程师带薪停职。

  而通用的品牌声誉,也因隐瞒隐患责任,甚至公开否认死亡数量,而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本于18日国会听证会前的第三轮审问中,通用CEO玛丽·芭拉公开宣称,“我们明确了受害死亡人数是13人……

  这一言论引起了听证室内不少遇难者家属的极度愤怒。一位故障受害者家属在社交网站上表示,“这是通用的数学不好,我个人已经找到165个死亡受害者了。”而早在今年3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就刊文称,当时的报告现实,因通用缺陷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303人,且这一数据仅仅是召回的6款车中的两款,预计死亡人数还会攀升。

  无人可以否认通用在华战略的成功。通用目前是中国第二大汽车厂商,2013年在华销量达到316万辆,较2012年增长11%。公司也预计,2014年其在华汽车销量增长可以达到10%,突破350万辆。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总销量同比上涨14%,全年共售出车辆2198万辆。

  回顾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我们不难发现,通用汽车刚刚公布的“采用国产零部件”,虽然数量庞大,但其中更深层的问题其实无关产地。如果以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整车厂家何以能隐瞒故障长达10年之久,甚至躲过了美国国会的调查?如果通用不肯反思自己的过失,类似的“缺陷”恐怕会出现在任何国家生产的零件上。毕竟在许可生产的图纸上签字的,还是通用汽车的代表。(记者王晨熙)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