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24.07.2014  13:42

      

  7月23日15时30分,今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沿海登陆,福州沿海风雨大作,携风裹雨,气势汹汹扑面而来。统计22日08时-24日08时,全市211个自动站过程雨量超过100毫米,60个站超过250毫米,6个站超过400毫米,其中罗源县中房镇累计雨量达到558.9毫米,为全省之最;沿海普遍出现11-12级大风,个别高山站、海岛站出现13级以上大风。在与“麦德姆”的正面交锋中,福州市气象人为了同一个梦想,全力以赴,枕戈待旦,为全市700多万人民筑起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与台风同行

  “立即启动台风Ⅳ级应急响应。”21日晚上,一声清亮的女声在福州市气象台会商室突然响起。正头碰头分析“麦德姆”卫星云图的预报员们吃了一惊,抬头看到局长刘文文大步走了进来,又诧异又担忧。几天前刘文文身体抱恙,本应遵医嘱卧床休息1个月,可“麦德姆”一编号,她就带病赶到单位坐镇指挥,部署防御“麦德姆”各项气象服务工作。

  在福建省气象局的指导下,福州市气象部门严阵以待,始终密切监视台风动向,加密监测频次,加强省市县三级会商,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连续发布台风预警信号,全力以赴做好台风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工作。领导一线靠前指挥,班子成员分工协作,业务人员24小时值守,后勤保障坚守岗位,所有人的目标只有一个:防御“麦德姆”!

  根据气象预警和决策建议,福州市各级政府和部门做好各项防御准备“麦德姆”工作。福州机场取消90架次航班,闽粤铁路火车全线停售,部分动车停运,“两马”航线与两岸直航的“海峡号”客滚轮停航,所有教育机构停课……听到一个个消息,大家的心也踏实了下来。

与台风赛跑

  随着“麦德姆”的步步逼近,福州进入暴雨模式,毫无间歇的狂风暴雨席卷而来。23日上午福州市启动台风Ⅰ级应急响应,气象台台长林金凎时而关注窗外的风雨,时而紧盯卫星云图,眉头紧锁着,逐字逐句地修改材料。在他的主持下,一份份气象决策服务材料及时发往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为防御“麦德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气象部门还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LED和短信等多种渠道滚动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和台风防御知识,及时发布地质灾害、山洪沟、中小河流气象风险预警,提醒公众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受‘麦德姆’影响,今天夜里大部分县(市)有大雨到大暴雨,请特别注意加强防范。”首席预报员姚林塔在与福州市电视台连线直播时为大家安全出行提供建议。23日福州市气象局与福州新闻频道正式启动每小时连线气象专家,通报台风最新动向及防御措施。福州市级5个电视频道,特别是在福州市区3300辆公交车移动电视上悬挂台风预警信号,滚动发布防御台风气象科普知识,直接把最新的台风消息送到市民手中。

  年轻的高级工程师赖绍钧刚刚结束市政府总值班室的咨询电话,手机又响了起来,“爸爸,你是个老赖爸爸,说好带我去玩,又赖皮!”原来是5岁的儿子打来电话大声质问他。虽然单位离家不到1000米,但自从预案启动后,他就再也没回过家。“对不起,对不起,下次一定带你去玩。”轻声细语安抚了儿子后,他又低头忙碌起来,几天的熬夜,让他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些许。

与台风对决

  在台风登陆地的福清市,气象设备保障人员正在忙着为自动站排除故障。23日中午,福州市气象局信保中心值班人员监控到福清市大监站数据异常。立即组成抢修组,迅速备上配件、工具、雨具,驱车前往福清。此时,“麦德姆”带着肆虐的狂风骤雨扑面而来,应急抢修车被风吹得直晃悠,整个天空就像脸盆在倒水,让人看不清前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曾昊川已经记不得是第几次遇到这样的场景了,下车后他顾不上危险,就开始检修自动站线路。同去的陈伟动作娴熟,与他齐心协力,迅速更换了设备,使得数据传输恢复正常。

  不到半个小时后,“麦德姆”在气象部门织就的“天罗地网”下登陆福清,抢修组带着饥肠辘辘的疲惫和满身的雨水返程,继续坚守岗位。

  如今,“麦德姆”渐行渐远,而福州气象人的战斗远未结束,已连续作战80多个小时的福州气象人,转身投入到防抗“麦德姆”带来的风雨影响及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山体滑坡等灾害。

  100多份决策服务材料,100多次台风预警信号,580万人次预警短信,8次电视连线直播……,这些数据背后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的责任,是一种执着坚定的信念。为了守护百姓安危的梦想,福州气象人终将披荆斩棘,奋勇前行!(蓝巧玲 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