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气象信息大数据,服务民生更给力

18.07.2014  18:29

  连江县气象局整合国土、农业、海洋渔业等部门数据资源,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困局,并集中各部门的优势,拓展气象服务民生的内容、领域和渠道,为群众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

  气象信息大数据,服务民生更给力

  海水养殖自动气象站,为鲍鱼养殖户提供11项监测数据,专业化服务更到位。上图、下图为7月10日下午,连江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对设在杨昌兴渔排上的海水养殖自动气象站进行设备更新。

  7月17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林冰 实习生 尤德坤 杨玲/文 陈固拥/图)

  新闻背景>>>

  连江地处闽东沿海,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多发。该县海域面积31 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8公里,是全国水产第二大县。由于气象信息传递受限,2001年,“飞燕”台风来袭,重创了该县;2012年,因受赤潮影响,鲍鱼大量死亡,经济损失数亿元。

  这两起事件教训深刻,均与气象有关。究其原因,各部门信息不能共享。地质灾害信息由国土部门掌握,农业方面由农业部门掌握,海水养殖方面由海洋渔业部门掌握,气象方面由气象部门掌握,这种信息割据,难免会产生偏差。因此,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是构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灾害防御体系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6月17日,受台风“海贝思”残余环流影响,连江县蓼沿乡凤岩村出现暴雨天气。截至次日17时,该村累计降雨量达83.7毫米。根据当时气象资料显示,强降水还将持续,该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未来24小时等级较高(2级)。6月18日17时,县气象局与县国土局经会商后,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乡、村防灾人员收到短信,于18时30分赶到该村南潭里地质灾害点。19时,8户22名群众安全转移,人员、财产未受损失。

  2012年开始,连江气象部门通过与其他部门联动,建立多方共享的预报综合业务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国土部门实现防灾救灾信息共享,通过乡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解决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与农业、海洋渔业等部门合作,拓展服务领域、内容,组建专家联盟,为西瓜种植、鲍鱼养殖等提供专业指导。

共4页 1 2 3 4

  有了西瓜气象服务专题信息,瓜农郑增松感觉种瓜轻松多了。图为郑增松根据气象信息里的农事建议,对西瓜进行遮阴。

  构建安全气象网络,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连江县国土资源局地矿科曾文凯介绍,该县

  依托网络科技手段,连江气象部门与国土、农业、海洋渔业等部门实现信息资源

  全省首家海洋养殖气象监测站,为鲍鱼养殖业带来福音

  7月10日下午,连江县安凯乡沙澳湾海区。4000多亩养殖海域上,4000多名从业人员在此扎根,他们大多从事鲍鱼养殖。

  安凯乡渔业站负责人杨昌兴也是一名养殖户,在此从事鲍鱼养殖10多年。他说,海洋气象变化莫测,鲍鱼养殖风险重重。2012年,因受赤潮影响,他损失了100多万元。

  今年5月25日至6月5日,赤潮敏感期持续10多天,中间还发生过一次赤潮。连江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徐建峰说,此次情势与2012年一样严峻,但结果却截然不同。解除预警后,许多养殖户发现,每个养殖笼内半成品鲍鱼只死亡两三粒,而2012年几乎全军覆没。

  两相比较,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奥秘就在杨昌兴的渔排上。坐船10多分钟,记者来到他的渔排,巧遇连江气象局的工作人员正给设置在此的海水养殖自动气象站更新设备。“正是有了它,鲍鱼养殖户可以从容应对。”杨昌兴说。

  据介绍,2012年那场灾害后,县气象局与县海洋与渔业局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