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法院新泉人民法庭创新司法服务纪实
新泉人民法庭是连城县法院两个派出法庭之一,辖四镇一乡,人口13万左右,年均收案数在500件以上。2014年以来,该庭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以司法为民为落脚点,积极优化诉讼服务机制、加强数字化管理、构建新型审判管理模式与创新司法服务,实现了人民法庭工作方式的转变,法庭管理理念、案件审判质效、群众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优化诉讼服务机制
以为民服务为导向
“没有法庭的耐心调解,我和邻居不但会结仇,指不定哪天就动起手了,现在关系缓和了,大家走这条路也觉得心里舒服,我们很满意。”日前,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村民张某对法官说道。
去年,冯某因为儿子快到成家年龄了,就向村委会申请划拨一块宅基地建新房。宅基地批下来后,冯某在其路边砌起了长约12米的砖墙围个小院子,没想到邻居张某不乐意了,“这路本来就窄,你围墙都围到路沿了,让我们怎么过?”张某多次抗议。双方因此发生激烈争执,经村调解委员会和镇司法所调解,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张某找法院维权,法官多次实地查看,数次组织诉前调解,但因双方分歧大,调解无果。
单纯的说法释理不见效,磨破嘴皮也没用,法官随即转变思路,除了耐心释法说理,还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参与调解。最终,冯某同意拆除其所建的水泥砖墙,事情就此圆满结束。
近年来,新泉法庭建立“便民服务室”、设立诉前调解室、便民诉讼联系点,形成“村、镇、点、庭”四级联动便民调解网络,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诉前,2015年共调解纠纷137件,标的额120余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巡回法庭、假日法庭,积极打造“半小时诉讼圈”。法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开展巡回审判60余次,旁听群众达4000多人次,真正起到了“审理一件案、教育群众一大片”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加强信息化投入
构建新型审判模式
“现在立案都这么快,十几分钟就搞定了?”2月26日一大早,当事人俞某就赶到新泉法庭诉讼服务中心立案。工作人员核查和确认后,立即将案件信息录入法院办案系统内,整个立案过程仅15分钟。
过去,新泉法庭立案窗口狭小,功能设施不全,案件多时,群众诉讼、来访、咨询多有不便。2015年11月,新泉法庭升级后的诉讼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提供诉讼引导、立案审查、案件查询、诉讼收费等“一站式”服务,群众在此基本可实现事务“一站清”。除了诉讼方便了,庭审过程也更加公开透明,庭审现场的显示屏将整个庭审过程以一个“全景式”画面展现在群众眼里。
2015年5月18日15时,新泉法庭对原告吴某与被告赖某离婚纠纷一案公开审判。法官宣判后立即给双方当事人送达了民事判决书,双方均表示服判,这是连城县法院新任主审法官按照司法改革后授予的权限签发的首份判决书。
连城县法院通过人民法庭办案责任制,让主审法官负责案件的自主审理裁判、文书签发、案件执行,真正独立行使案件裁判权,无需报请院、庭长层层审批。对于复杂案件,主审法官还可通过主审法官联系会,实行疑案共析,相互研讨,统一裁判尺度。主审法官对所办案件自行承担过错责任,实行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制。
创新司法服务
以新媒体运用为利器
“扫一扫,加法官为微信好友!”2015年12月开始,新泉法庭建立“二维码连心卡”制度,除了含法官姓名、所属庭室、联系方法及服务内容外,还有醒目的二维码标志。公众通过扫一扫该卡的二维码即可添加法官为微信好友。
今年1月10日,连城县新泉镇的陈某就通过扫码添加微信,向法官咨询了立案过程。法官向陈某讲解了立案须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诉讼风险等相关规定,以及立案所需的材料,并告知陈某可前往该法庭的诉前调解室,法庭可为其开展诉前调解工作。
“二维码连心卡”制度的搭建,为法院与群众“微沟通”搭建起了桥梁,也为无讼少讼社区的创建再添信息化“新引擎”。该院已经发放“二维码连心卡”600多张。
新媒体传播范围广,更具亲民性和草根性,为此,新泉法庭顺势而变,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尽快抢占新媒体主阵地,2012年率先开设微博,并定期整合工作动态、典型案例、法律法规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向关注群众推送,提升普法宣传效果。建立与网民互动沟通机制,对网民留言、咨询进行跟踪回访,聘请论坛版主、微博达人担任特邀民意咨询员,增强法院媒体影响力和亲和力。
“司法服务要创新,法官也要用好新媒体,才能更好地接地气,为民服务”新泉法庭林庭长如是说。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