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黄水生:让“火烧炉”变成“花果山”

27.05.2016  16:02

  核心提示:

   □ 通讯员 李绍炜

  昨日,笔者走进连城县文亨镇炉坪村的星光生态果林场,放眼之处满眼铺绿,到处是生机勃勃的苍松、翠竹、果树。

  正在紧张筹备水果采摘节活动的农场主黄水生介绍说,过去炉坪村一带是连城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破坏造成土质沙化、气候干燥,夏天地表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被人们称为“火烧炉”。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市、县两级启动了水土流失治理,炉坪村周边的山场开始有了植被,并列入“汀江小流域治理示范区”。连城县出台政策鼓励私人承包荒山,治理水土流失,黄水生积极投身其中。1984年,他在家背后的荒山坡上苦干了一个冬天,费尽千辛万苦开垦了30亩山地,并种上蜜柑、橙等果树,贫瘠的荒山坡种出甜蜜的果实。

  治理水土流失、绿化荒山,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长远工程。1993年,他与文亨乡(文亨当时还未设镇)政府签订了长期的土地承包合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承包的荒山坡面积逐渐扩大,变身为500亩果林场。

  2012年,黄水生又投入几百万元对果林场进行升级改造,除了种植果树外,还发展珍稀苗木和铁皮石斛林下种植。如今,果林场面积已扩展至数千亩,其中杨梅、蓝莓等水果种植400多亩,罗汉松、茶花、桂花、香樟、红枫、含笑等苗木种植500多亩,加上1100多亩林下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和1000多亩山林,昔日贫瘠的“火烧炉”变成了富饶的“花果山”。

  在去年的“7.22”特大洪灾中,黄水生的生态果林场遭受重创,洪灾引发的山体滑坡将生态园的千亩铁皮石斛、苗木、名贵花卉冲毁。灾后,他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下,奋起生产自救,带领工人上山开辟道路,改种更加涵养水土的新树苗,并新增了梅花鹿林下养殖基地,丰富了林场内的动植物品种,使林场内的生态进一步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