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人大:“五环节”专题询问法突显监督之力
“从2013年始,连城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对教育资源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县域水污染的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两次专题询问的开展,对于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了预期效果。”在12月10日召的连城县人大工作交流会上,办公室主任林华辉总结道。
两年来,连城县人大在实践中总结出专题询问“五环节”工作法、并积极通过破解“不愿问、谁来问、问什么、怎么问、问无效、闭门问”难题,磨利专题询问之剑,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精选议题是前提
“精选专题询问的议题是保证询问取得实效的前提。2014年,连城县人大将水污染整治作为专题询问的议题,是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科学论证才确定下来的。”县常委会副主任吴开达回顾当时的情形说道。2007年,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文川河水环境整治的决议》,不断跟踪监督和推进工作,政府也为治理和改善水环境不懈努力。但是,全县水环境状况与群众的希望和要求仍有不少距离。为了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2014年5月连城县人大常委会在经过委室推荐、信访筛查、公开征集意见、代表酝酿、主任会议讨论、和政府充分沟通、向县委请示汇报等严格程序后,作出决议把生态文明和民生问题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对水污染整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周密方案是关键
专题询问的议题确定之后,连城县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议题分别由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和城建环保委牵头、相关委室配合研究制订了工作方案,明确了专题询问的时间、组织领导、询问主体、受询对象、工作步骤和职责分工。这是确保专题询问有序进行的行动纲领和关键指南,工作方案经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牵头部门将工作方案与县政府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迅即进行了对接沟通。
四个“力求”强调研
“调研视察是掌握有关工作情况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围绕专题询问议题我们强调四个“力求”开展深入的调研。”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保生介绍说。制定方案时,各工作委员会加强与县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对调研内容、路线、视点、问卷题等都进行全面设计。常委会安排专门委员会人员参加调研,并吸收熟悉教育和水污染治理等询问议题的人大代表、及有关专业人士参加。调研组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全面掌握询问议题的整体情况。在调研成果上力求"效",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情况客观全面、观点鲜明准确、内容翔实、针对性强,所提建议启发性和操作性,讲求实效,得到部门采纳和很好的落实。
精心组织突出“问”
连城县两次的专题询问都安排在常委会会议上进行,先听取和审议政府的水污染治理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后,再集中进行专题询问。询问主体主要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为解决专业性问题,连城县人大还借助外脑聘请了两位水污染治理专业人员指导询问,并提供现场指导。询问对象是分管环保和水利工作的副县长、县环保局、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主要负责人。提问环节完毕后,“一府两院”的领导在专题询问会上作综合性的表态发言;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作总结讲话。常委会通了《关于加强连城县水污染治理的专项工作决议》。参加询问林百坤副主任介绍说,连城人大常委会询问政府有关水环境整治的内容时,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问题分为整改落实保证、水系通畅、整治减污、生态保水、河岸森林修复五类问题,突出了重点、要点、突破点,大大推动问题的解决。
问后督办重实效
开展询问是手段,促进工作是目的。专题询问结束后,连城县人大常委会分别就教育资源的布局调整和优化工作、水污染治理整改情况制定跟踪监督计划与方案,综合运用视察、检查和调查等多种监督形式,对“一府两院”落实人大决议以及有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并要求“一府两院”在6个月内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执行决议情况,受询部门及时反馈专题询问整改情况,反馈后县人大常委会对整改结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并将情况报县委组织部门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满意度测评和纳入考核的做法极大提升了监督的实效和刚性。”代表联络委主任江月芳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