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进入“数字化时代” 福州于山催生相亲集市
94年未婚、93年未婚、92年未婚……24日上午9时30分,福建福州于山公园门口被中老年人挤得水泄不通,无数被隐去姓名的求偶简历汇成一条“征婚广告”长廊,红娘征婚的摊位夹道排列着,摊上整齐排列着各个年龄层征婚男女青年的资料。
每逢周三、周六、周日上午,福州于山公园浩然亭附近就有这样一场由市民自发组织的相亲会,中老年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替子女、孙子女、亲友相亲。如今,这已成为福州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无数被隐去姓名的求偶简历汇成一条“征婚广告”长廊。 叶秋云 摄记者从一摊主处了解到,记录在册的男女青年配对率较低,他往往会建议前来帮子女征婚的父母交上100元(人民币,下同)或是150元,将“求偶简历”悬挂在树间的铁丝线上6至8个月时间,供其他父母观看、选择,更加直观、高效。
他说,交100元入会的会员可以在“求偶简历”上登记自身征婚信息,但没有联系方式,有人看中则需向其支付10元电话索要费;150元入会的会员可以在“求偶简历”上留联系方式,有意向的人能够直接联系。
该摊主从事这项工作已有7、8年时间,他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往往会按年龄、身高、学历等条件去匹配男女青年,若是双方父母认可,孩子也有意向,就会给联系方式自行约见。
在另一个摊子前,记者看到,除了有按年龄分类的小册子外,还有在外地、外省、国外工作分类的小册子。摊主称,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年纪越来越大,父母为他们着急,就会到这写上资料,希望能帮孩子们觅得良缘。
福州于山公园浩然亭附近有这样一场由市民自发组织的相亲会,中老年人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 叶秋云 摄据其介绍,现在前来征婚的父母并不是没有要求的,“85后”的单身女青年相对“85前”受欢迎,92年、93年的最受欢迎。除去年龄外,身高、相貌、学历也在父母考虑的范畴内。
在“征婚广告”长廊前,林女士正在为自家儿子挑选合适的对象。林女士表示,此前有给儿子安排了一个相亲对象,她对那个女生各个方面都十分满意,但儿子觉得女生身高不够,结果没成。所以,这次帮儿子物色对象,身高是她最为关注的一点。
据国家民政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超过2亿。截至去年底,福州市常住人口约766万,按照全国单身人口比例计算,全市适龄单身已超过100万,相当于每7.66人中就有一人单身。
对于父母给自己安排相亲对象如何看,1991年出生的福州小伙林超凡告诉记者,24岁左右,父母就开始安排相亲,截至目前,已有10多次相亲经历。最开始的时候会比较抵触,到后来慢慢理解接受,把相亲当成认识新朋友的途径。随着年龄变大,相亲次数增多,人也变的越来越来理性。
另一位32岁单身男青年也表示,相亲越多越不容易成功。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敞开心扉、开诚布公的聊天,随着“被伤害”的次数多了就开始学会“伪装”,而且,随着相亲次数的增多就会有比较的现象出现,更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对象。
该男青年感慨道,现在相亲都进入“数字化时代”,年龄、身高、体重、工资等条件都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随着这些条条框框的设立,对于相亲对象的要求越来越固化,同时也成为一道门槛,限制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如他所说,记者在此次相亲会“征婚广告”上看到,单身男女青年在择偶标准一栏上大多都有填写身高、年龄等条件限制。(叶秋云 郑江洛)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