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补精神之“钙”
截至目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已开展半年多时间。从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到偏远山区的村支书,不少人将这次学习教育比作“给精神‘补钙’”。
精神之“钙”,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形象说法。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什么是精神之“钙”
在首次提出之时,习近平就明确了精神之“钙”的所指——理想信念。在随后的多次讲话中,习近平对其进行了更具体、丰富的阐释。
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2015年6月12日,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政治智慧。”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副主任王相坤说,巧用一个字,就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拉近了与每个人的距离,加深了对坚定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
“缺钙”的表现有哪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副主任王友明,曾参加过一项面向26省(区、市)的问卷调查,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纯的主要表现”,选择“理想信念动摇”的占43.57%。“这说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王友明说。
早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就曾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那么,精神“缺钙”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习近平列举了4种表现: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对于这4种表现的关系,王相坤这样分析:“软骨病”首先从动摇信仰、淡漠信念开始,不信马列信鬼神,把理想信念庸俗化;继之,忘记大目标,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发展下去,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就会迷失方向;在金钱面前,就会挺不起胸膛;在美色面前,就会甘当“俘虏”。
如何补足精神之“钙”
身体之钙需要天天补充,精神之“钙”也是如此。因此,十八大以来,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再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共持续不断地进行“补钙”、“加油”。
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习近平评价说,是思想、作风、党性上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氛围更浓厚了、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更明显了。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结说,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
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习近平部署时强调,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全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王友明认为,在当今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激烈的背景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