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化年”品“中国味儿”

31.01.2019  19:23

  1月23日,国家图书馆2019年春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将推出读经典、赏戏曲、写春联等特别活动;国图少年儿童馆还将为小读者们提供写福字、画门神、做花灯等趣味体验,号召大小读者们一起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文化的新年。(光明网)

  临近新年,处处张灯结彩,时时笑语欢声,浓浓的年味氤氲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间。作为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回家过年”是印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记忆,用优秀传统文化喜迎新春更能引起国人的情感共鸣。

  百节年为首。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更是集中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全民大舞台”。

  过“文化年”,能够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坚定,俘获了大批“海外粉丝”。每到春节,国外的“唐人街”总是热闹非凡,无论是中国民乐、民族歌舞、传统戏曲、中国功夫,还是春联、门神和花灯都让外国友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手。然而,增强文化自信还需练好“内功”,要从“娃娃抓起”,不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推广,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到千家万户。

  过“文化年”,能够增进民族情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沟通民族情感的桥梁和纽带。近段时间,“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赚足了媒体的眼球,众多游客纷纷到故宫体验宫廷春节文化。诚然,“文化过大年”才是迎新春的正确打开方式。过好“文化年”,能够唤醒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记忆,能够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认同感。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春节给人留下的记忆只有“餐桌”和“牌桌”,聚赌之风尤为盛行。不可否认,聚赌之风的盛行与“文化大餐”的缺位不无关系。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文体设施落后,文化能人凋零,文化活动无人组织策划,聚赌自然就成为村民最主要的“娱乐活动”。

  因此,“文化过大年”不仅要让文化“常下乡”,更要把文化“种下乡”,建好文化综合服务站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摒弃不文明的恶俗陋习。(浦城县委文明办 吴利武)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