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过度商业化阻挡经典传播之路
日前,某网文平台在《西游记》首页标注“本作品由作家(明)吴承恩授权制作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签约”“Ⅵp”等字样,另有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收到“曹雪芹邀请购买付费章节”等邀约,此事一经曝光引发广泛关注。(摘自人民网)
时代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开始进入了“知识付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商用网站平台开始做线上数字书籍并采用付费模式,这是教育的进步、法律的进步,更是版权意识的提高,是值得提倡的教育模式。但是出现“吴承恩复活”“曹雪芹转世”这种明显不符合公众期待的情况就引人深思,这些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经典名著是否可以进行收费盈利也是公众的关注焦点。经典阅读作为民族的瑰宝,本就是提倡公众进行传播阅读,保护和传承经典就要保证有效传播,让更多人能够阅读,过度的商业化反而会增加阅读门槛。
经典阅读不宜过度商业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进行线上阅读、线上听歌,这些方式能够让他们充分利用时间碎片进行自我学习、提高,也就使得知识付费有了市场。所谓知识付费是将原有的、已知的传统文化、传统知识通过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技手段进行更好的传播和普及,是在保护著作权的基础上来更好地对文化进行传播。于是也出现了一些网络平台为了“利益”将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经典名著通过收费来进行盈利。经典阅读是区别于其他普通书籍的,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前辈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是民族的、大众的,而不是某些网络平台私有的,从这种层面来讲,经典阅读比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等不应该过度商业化,文化的传播本就是各界应有的社会担当,不去多种形式的传播反而不断垒高与公众之间的墙,经典不应越来越束之高阁,而应该融入日常,融入每一代新生少年的阅读清单里。
“互联网+”的知识付费需要多方监管提供优质资源。网络的监管一直是公共安全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出现的负面新闻及涉及的法律问题也引发公众思考,再加上知识付费也随着爆炸式发展出现了严重同质化、内容注水化、流量枯竭以及难以见到效果等问题。诚然知识付费给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对于快速、便捷知识需求的产物,但是网络知识付费的乱象也应得到重视,在如今电子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的基础上,出现很大比重的年轻人习惯于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包括当代大学生,但是通常为了一本书籍pdf的电子档要找遍整个网络最后还是要去淘宝等第三方平台进行购买,实在是不符合人们对于高效率的追求。对于这些公共教育书籍以及经典名著,可以由权威单位进行整理并在公共网络平台上供人下载阅读。
知识付费更需要受众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知识付费,付的应该是知识的内容、是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别人灌输的鸡汤,不是买来一些随意组合的零碎知识填充本就不富余的时间。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高速提高,年轻人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中更容易滋生不安全感以及焦虑感,于是期待用学习来充实自己,但如果未加辨别,今天买这个课明天买那个课,把时间用来听别人的成功学,最后只会更焦虑。越是多元的环境就越需要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自身有正确认识后再进行有甄别地选择内容并静心学习阅读才能算知识输入,否则只是过眼云烟。知识付费应该是提供终身学习的一种渠道而已,是个体主动学习而不是知识的无差别化的灌输。(厦门市文明办 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