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供销合作社召开联社理事会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19.05.2014  18:02

 

2014年4月11日,辽宁省供销合作社召开联社理事会会议。省联社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各市社主管业务副主任,各县(市、区)社理事会主任,省社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直属企业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喜武代表省联社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理事会副主任钱晓通主持会议。

大会还对2013年系统综合业绩考核先进单位、辽宁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沈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大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阜新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盘锦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进行了经验交流。会议通报了2013年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安排部署了当前重点工作及2014年工作要求,辽宁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喜武做了重要讲话。

王喜武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系统2013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指出,2013年,全系统销售总额实现402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0.3亿元,同比增长12.8%;商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实现234.2亿元,同比增长19.2%;化肥供应364.6万吨,实现销售额98.3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5.7%;所有者权益44亿元,同比增加6亿元,增长15.8%。全系统通过加强鲜活农产品生产源头建设、配送体系建设和销售网络终端建设,以直采直销的经营模式,积极推进鲜活农产品“四进”工程,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有效破解了农民“卖贱”、市民“买贵”的难题,较好实现了农民菜园子与市民菜篮子的有效对接。到2013年底,全系统有25%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销对接,建立各类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70个,发展拥有农产品配送功能的经营企业140个,建立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19个,兴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70个,发展鲜活农产品终端销售网点3900多个。沈阳、锦州、阜新、朝阳、盘锦、葫芦岛等市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已上升为政府工程、民心工程。全系统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快速发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自身建设不断强化。

王喜武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项目不多,经营结构不尽合理;基层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为农服务功能仍需进一步增强;管理还不规范,监督制约机制还有待强化。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对下一步工作,王喜武指出,全系统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是:继续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新发展连锁经营网点400家,实现“新网工程”连锁经营网点全省乡村覆盖率95%以上;加快推进产销对接,新发展农产品直营店300家;进一步密切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系,新发展专业合作社100个,新兴办农村综合服务社(中心)50个;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新改造基层社30个。力争实现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和汇总利润增长10%左右。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一是凝聚共识,扎实推进综合改革试点。要在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形成上下贯通的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渠道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导力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改变行政化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全力实施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流通现代化。三是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服务规模化。四是继续加快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系。五是切实加强联合与合作,着力完善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六是牢牢把握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协会的承载作用。七是认真转变作风,全面加强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