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传承百年侨乡文化 莆田江口镇焕新姿

31.01.2018  09:43

   网络媒体走转改系列报道之二

  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31日电(黄雪玲)东南亚风情的古民居,中西合璧的大厝,精美的砖雕彩画……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的东大村是远近闻名的华侨村,上世纪初以来,老一辈人前往东南亚创业,事业有成之后带着南洋韵味的建筑文化回到家乡建造古厝,让东大村获得了“小南洋”的美誉。

  如今,莆田江口镇积极对村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侨乡民居进行开发与保护,营造出以侨乡文化、南洋风情为主的生态环境,并且挖掘老侨宅背后埋藏的华侨打拼故事,让百年侨乡民居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涵江华侨纪念馆,系统地展示了华侨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黄雪玲 摄

   兴旅游 百年侨乡民居成新名片

  漫步东大村,38栋东南亚风情与莆仙本地风貌建筑结构独特的侨乡民居,让人流连其间。然而在几年前,由于长期无人居住、维护不当等原因,这些侨乡民居基本都是一副破落景象。

  “近年来,东大村在打造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和莆田市幸福家园建设试点村时,发现这些老房子是莆田特有的珍贵文化资源,因此重点针对侨乡民居发展乡村旅游。”东大村村官黄丞权介绍,东大村在推进重点古民居保护修缮时,十分注重对原生态建筑、侨乡文化的长期保护,并且增加了解说牌匾、规划了参观线路,既能让慕名而来的游客耳目一新,又能让游客在老侨宅中感受侨乡文化。

  记者在郭厝里大厝看到,“梳洗”后的老侨宅毫无破败现象,反而越加光彩照人。“政府对古民居的修缮和维护,让过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我明年要把在阿根廷工作的儿子叫回来,一起干事业!”今年48岁的老华侨黄丽勇二十岁出头就选择了踏出国门、独自奋斗,在海外闯荡了多年后,五年前选择回到家乡,从事电焊工作。

  谈及东大村的变化,黄丽勇开心地说,他打算利用家里的古民居发展摄影基地,吸引年轻人来这里摄影、旅游,开创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兼具侨乡特色与现代气息的东大村展现出新的风貌。沈伟彬 摄

   建新景 田园风光成旅游新亮点

  走进蒜溪公园,远山如黛,小桥流水,溪水潺潺,周边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完备,景观带一旁成片的油菜花也已经次第绽放,兼具侨乡特色与现代气息的东大村展现出新的风貌。

  “百亩油菜花盛开之时,这里会是一片金色花海,十分美丽。”黄丞权介绍,新建成的12公里环溪绿道曲径通幽,风车、凉亭等穿插其中。绿道还设有步道和自行车道,而景观凉亭、天然泳池、垂钓平台等,则可以进一步满足游客戏水、骑行、休闲、健身等娱乐需求。

  田园风光、蒜溪靓景,让东大村越来越有吸引力,每年都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同时也让当地村民直接受益。“一到节假日就有游客来我们这里度假,种的花生、水果,家养的鸡蛋等农产品都可以就地卖掉,增加额外收入。”村民陈玉梅说,随着旅游的发展,家园越来越美,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莆田江口镇积极对村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侨乡民居进行开发与保护。沈伟彬 摄

   牵侨心 华侨文化提供发展新方向

  涵江区海外华侨华人共约80万人,占莆田市华侨华人总人数的一半多。其中旅外华侨30万人,华人50万人,分布在世界上6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以东南亚为主。改革开放后则更多向欧洲、美洲、澳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移民。

  “赤子荣光,因家风传承,铸就辉煌。侨邑繁华,归廉善遗风,别具特色……”在侨乡家风家训馆,一篇气势恢宏的《廉善传家赋》格外引人注目。据介绍,“廉善传家”侨乡家风家训馆占地1700多平方米,是东大村充分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文化,利用其中最古老的一栋古民居创办的。

  而位于江口镇东岳观内的涵江华侨纪念馆,同样系统地展示了华侨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涵江区旅外侨胞一贯爱国爱乡,身在海外,必系桑梓,热情关注和支持家乡各项建设。”涵江区华侨纪念馆馆长蔡金水介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爱国侨胞纷纷慷慨解囊,捐助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全区共接受侨胞捐资达4.8亿元,用于教育、卫生、修桥铺路、建设公园等社会各项公益事业。

田园风光、蒜溪靓景,越来越有吸引力。沈伟彬 摄

  作为一名侨眷代表,蔡金水十几年来一直利用自身在侨界的优势,牵线搭桥,激发侨胞爱国爱乡的热情,努力把“侨乡优势”变为地区发展优势。他说,建设纪念馆是希望华侨二代、三代的年轻人能够理解并记住父辈、祖辈的事迹,传承老一辈海外乡亲爱国爱乡的义举。现在,每逢春节、中秋等节日,蔡金水都会出面邀请侨胞回乡,共同联络感情。

  百年侨乡、锦绣蒜溪、美丽莆田。当下,莆田江口镇正以山水田园的生态环境为基底,以南洋侨乡文化为核心内涵,打造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焕发出新的风采。(完)

【责任编辑: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