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研发或将退出外商投资禁止目录

15.11.2014  17:31

风向或许真的是要变了。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对转基因的官方表态一直是“积极研究、谨慎利用”,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科研机构以及部分本土企业进行研发的同时,禁止外商企业在中国进行转基因生物研发。

11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4版征求意见稿中,将“转基因生物研发”从禁止目录中删除,只禁止“农作物、种畜禽、水产苗种转基因品种选育及其转基因种子(苗)生产”。这意味着,如果通过,外商企业在华研发转基因将不再是“禁区”。

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倪博(Williams Niebur)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中的变化非常有信心,感到非常受鼓舞。杜邦公司将在征求意见期间,希望能够允许外企参加讨论。他还表示,如果目录通过,将考虑积极支持杜邦公司及合作伙伴在中国的转基因研发。目前,杜邦先锋、孟山都、拜耳等企业都和中国的科研机构等有各种形式的合作。

外企欢迎目录修订

11月7日,在“2014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演讲中表示,先正达、孟山都等外企和中国企业一起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并且表态“中国政府是支持国际种业企业到中国来发展的”。

余欣荣是在提及科技对粮食增长的贡献时进行如此表态的。在谈及中国现代种业政策时,余欣荣表示,种业是中央农业科技政策发展的重点,其核心之一是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发展,包括支持国际种业企业和中国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共同发展。余欣荣分管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种植业管理司等部门。

此前,农业部曾经多次表态支持中国的骨干种子企业、主要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参与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承担生物育种能力建设和产业化专项任务。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1995年首次发布,1995年和1998年两个版本中对投资转基因生物研发和种子生产并未禁止,2002年、2004年版本中禁止“转基因植物种子生产、开发”,2007年版本中禁止“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生产、开发”,2011年版本中禁止“转基因生物研发和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2014版(征求意见稿)中改为禁止“农作物、种畜禽、水产苗种转基因品种选育及其转基因种子(苗)生产”。本次征求意见稿的截止日期为12月3日。

杜邦公司全球副总裁倪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中的变化非常有信心,感到非常受鼓舞。和2007年版本比较起来,这种变化说明从习主席到中国的部委,都支持生物技术研发,为未来做好准备。

倪博称,杜邦公司将在征求意见期间,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递送一份欢迎此变化的意见,并希望能够允许外企参加讨论。

孟山都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种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泓表示,正在和同事一起研读《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孟山都尚未对此有任何计划。汪泓介绍,外商企业若想在国内进行转基因生物研发要过两道关,一道就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另一道是政府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许可。

目前,杜邦先锋、孟山都、拜耳等企业都和中国的科研机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有各种形式的合作,孟山都和中国种子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种迪卡,现在中种迪卡变更为中种国际有限公司。

倪博表示,如果新的目录通过,将考虑积极支持杜邦公司及合作伙伴在中国的转基因研发。

新上任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在论坛上表示,美国是中国农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今年一至三季度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已经超过了飞机,排到第一位,第二位是飞机,第三位是汽车。“要落实好中美农业战略合作规划,务实推进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他还介绍,这个议题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讨论的问题。韩俊称,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的。

该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中国经济年鉴社联合主办。200多位来自中外政府部门、智库机构、企业界人士出席了论坛,其中包括美国农业部副部长迈克尔·斯邱兹(Michael Scuse),其曾经多次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表示转基因对粮食产量和环境改善影响巨大。此外,美国大豆协会、美国谷物协会、杜邦、拜耳以及孟山都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中种国际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都出席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