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 海阔天空——三明学院十年本科教育侧记

11.06.2014  13:1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从1903年全闽师范学堂一路起来,在闽江之源的沙溪河畔生根发芽,三明学院已经跨越了111个春秋。从2004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开启升本模式的三明学院,又迎来了十年本科教育的艰辛探索。从新建本科到新型本科转型发展,一切只为了把三明人民自己的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

  夏天的火热,是1.5万大学生成长的脉动。大学是一个地方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党委书记曾祥辉说,在转型之中实现差异化发展,在发展之中接好三明的“地气”,都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科学定位是转型的保证

  对三明学院来说,升本是一次成功的转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升本之后还有一次更大的转型等着他们。

  升本之时,学校的办学设计顺其自然沿用了老本科大学的那一套。2012年6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正好是学校内涵式发展与转型的关键节点。从专业改造入手,更要在学科上发展;注重把课上好,更要在实践中锻炼。“闭门造车不行!”专家的意见给学校上下敲响了警钟。

  十年弹指一挥间。“扩规模、提质量、调结构、增效益。”学校规模由小到大,专业由少到多,办学模式显著转变,从单一以师范类为主体的公办模式,向对台交流、国际合作以及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转变。

  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建设,早已是学校上下的共识。校长刘健说,关键是要从人才培养着手,从师资队伍切入,强调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适应面宽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说来说去,归根结底就是办学定位要转型。“一杯牛奶从一个‘孩子’喝,到现在三个‘孩子’喝。”历经十年规模扩张,快速发展后的学校,各种资源日益稀释,看得见的是“楼”不够用是小事情,看不见的师资力量、办学理念却是大问题。和三明学院这所新建本科院校一路走来,如今已是核心业务部门教务处长的张君诚教授,也从当年着眼自己的发展,变成了思考学校当下的转型发展。

  原有的有样学样,参照老本科大学办学模式,走学术型发展的路子,显然会让三明学院这样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越走越窄。“转型”是关键词。张君诚开始琢磨转型之中的“回归”,寻找三明学院在现有高等教育环境中应有的生态位。

  但是,转型怎么转,谁的心里都没有底。“地方产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向。”评估专家的意见,让三明学院人陷入了沉思。始终坚定不移立足三明、服务发展,这是三明学院多年来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三明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强市是市里既定的发展战略,以工为重、以师为精,多学科协调发展,才是出路。大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是真要转型,就要有更加科学的定位。

  一方面,人才的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另一方面,局部又出现了结构性的人才过剩;一方面,三明缺人才,另一方面有些人又找不到工作。高教发展的规律和国内外的成功实践,都决定了三明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转型。

  转型必然会带来阵痛。谁都知道不能再走老本科高校的办学路子,但是三明学院原有的教师队伍,都怀揣老本科传统的浪漫主义理想,带着研究教学型的思维惯性。而要做三明产业升级的“助推剂”,就要因材施教,逐步形成自己办学的特色。

  这样的转型阵痛难免,却能让学生在学校就与社会无缝“对接”。上上下下反复讨论之后,三明学院的办学定位最终完成了“顶层设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定位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

  打破“象牙塔”,需要积累,更需要勇气。学校领导带头沉下心来研究转型提质升值的发展战略,带头兢兢业业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带头发挥“产业伙伴”、“地方智库”作用,和三明产业全方位对接,接起了“地气”。

  学校的办学空间,也第一次延伸到了国家级旅游经济县份泰宁。那里,成为学校旅游学院拓展的大舞台。学校的治理结构,也第一次提了议事日程,学校董事会即将登场……

  铸就师魂是发展的支撑

  形而上变为形而下,“阳春白雪”要成“下里巴人”,师资队伍的转型,是学校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

  每一位教师都是三明学院的宝贵财富。面对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学校不仅带着深厚的感情抓人才,满怀热情地聚人才,极端负责地用人才,而且对职称聘任大胆进行配套改革,不再是几篇论文定乾坤。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跟着调整,指导学生和上课一样,第一次有了工作量。

  风正好扬帆,学校深入开展“戒四风、扬四德”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突出“实”、“诚”、“勤”、“严”,一切都围绕着干事创业。既是教师,又是行业专家。学科建设年让双师型成为教师主攻的方向。学校主导编写的海峡两岸高校应用型系列教材,也即将出版。

  见贤思齐。十年本科教育,几番风雨同舟,三明学院的教师队伍涌现出曹云露等一个又一个创业奉献的典型,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在这里铸就师魂。今年以来,学校不仅远学焦裕禄、近学曹云露,而且结合教师身边的典型,推出了学吴龙,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干部;学刘持标,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的好教师。

  曹云露教授把生命献给了三明学院,他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吴龙博士成了机械制造学科的顶梁柱。他和中青年教师一起“顶天立地”搞科研。他说,“顶天”就是跟踪最新科技前沿,“立地”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功夫不负有心人,市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械制造产学研项目,一个又一个在校企对接中成功落地,闽台科技合作平台“海峡汽车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也随之成立。“必须敢为人先,勇于求新求变”,让如今已是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的吴龙,收获了科研项目的良性循环。

  量身订做发展平台,是三明学院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虽然科学无国界,但是人想干点事、留点东西,还是在中国好。”老家山东的双博士刘持标,就是冲着三明学院精心为他打造的平台,毅然和自己的博士妻子一道,在2010年9月从美国回到了中国。

  无线传感技术应用到环境自动监测之中,实时收集数据通过电脑终端直接监控分析。这样的物联网技术信息化应用,对于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事关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四年来,刘持标不仅见证了三明学院物联网专业设立,还培养出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

  当年中央财政支持三明学院600万元,学校一次性拿出250万元,专门建设物联网实验中心。说起学校给他一个完全“自我掌控”的学术科研平台,刘持标至今仍然感动不已。建设物联网实验中心之时,这样的全新领域让供货的厂家也“头疼”,因为他们按老规矩拿出的实验箱,被刘持标断然拒绝。

  “想做,就按我的想法。”刘持标和厂家较起了真。不能与实践脱节,哪怕里面装的东西,全部要按以后的生产实际来。他的经验和执着,让学生在今天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受益。和重点大学毕业生一起参加面试,他的学生反而被高新企业录取,并且迅速成了公司的骨干,成为同事们请教的对象。原来,企业那一套早已在学校实验中心里见识过,而且“老师要求比老板还严……”

  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也成了三明学院瞄准的目标。固定床洁净煤气化生产,三明学院成了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的牵头单位。“这里氛围特好,有家的温暖。”领衔的王仁章教授,早已把三明学院当成了自己的家。

  产教融合是转型的基石

  产教融合是转型的基石,因为产教融合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

  即将投入运营的三明市电子商务大厦,既有电子商务产品展示,又有完美线下体验,既有电子商务教育,又有公共技术服务,既有个人创业孵化,又有企业实操实训,正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写照。这是三明学院建校以来承担的第一项市政府委托运营项目。

  这样的信任来之不易。从当年鞋类设计与企业联办起步,三明学院走向了产教融合之路。以实训促发展,以实践强技能,体验式实习成为这些年来学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抓手。5月底,学校的信息工程学院20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又奔赴厦门中软海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为期6周的体验式实训活动。

  而学校的海峡动漫学院,作为我省唯一的从事动画、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媒体创意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动漫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则与门玛公司合作。去年底,“第二课堂实训基地”暨门玛实训专班,在这里开训,成为集研发、创新于一体的创业平台。学校的机电工程学院,也办起了创新试验班。

  三明学院还成立了创新育成中心,加强与各县(市、区)企业行业沟通联系,强化了产教融合项目管理,在校企合作之中培养和锻炼人才。仅最近两年来,三明学院学生就在各类专业赛事中,斩获国家级10多项奖项、省级奖项21项。机电工程学院3项学生科技作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权。这些都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融入到学校的转型发展之中。

  转型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否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三明学院选择最早结为姐妹校的两所台湾高校“蹲点”考察、深入“解剖”,并且全校上下集思广益。不久,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院系设置在调整。如今的三明学院已经拥有14个二级学院39个本科专业,除建筑工程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海峡动漫学院3个二级学院保留原名称,其余均为重新设置及名称调整。

  校内专业在打通。在国家学籍管理的框架下,学校根据现有的资源研判,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末,下达每个专业可供学生转专业的指标,并且公开考核办法。运行三年来,不仅得到了家长的好评,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体系在完善。去年9月,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的4000多名新生入学后,所要完成的学分从原来175个学分一举降到145分。不仅是每个星期少上几节课的问题,自己考证、培训也可以认定相应的学分。

  末端考核,在这里变成了过程考核,不再“一卷定成绩”。学校调整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的比重,降低了理论课程的比重,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重构,构建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做起了第二课堂的“三化”,即项目化、课程化、学分化。第二课堂项目的内容,可以记入正式的学分。

  专业论文、发明专利、学科竞赛……第一次变成了实打实的学分。实验室成了学生课外最好的天地,和刘持标一样,24小时在线和学生一起攻关,成了学校教师的新风尚。当年,身边的曹阳飞宇,感动了这里的大学生。如今,学伏旭斌,做奋发有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又在学子之中掀起了高潮。

  一个学校要发展,育才的目标要更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的重大改革项目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明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榜上有名。全国36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组建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三明学院不仅是联盟的发起单位,而且当选为联盟理事会的副理事长单位。

  从新建本科转向新型本科,打造“人才基地、产业伙伴、地方智库”的品牌形象,让每一位走出去的大学生都有希望,就是学校成功的那一天……

  (李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