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 只为他乡团聚

29.01.2019  19:24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祖孙三人在查看自家的田。

  这是黄诗韵、黄嘉韵第一次坐高铁来到遥远的福建。从她们位于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的老家出发,要先坐4个小时汽车到重庆过个夜,再在次日坐近11个小时高铁。尽管舟车劳顿,但这对小姐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更令她们期待的是将要和远在福建打工的父母团圆。

  黄诗韵、黄嘉韵的父亲黄浩然14岁就离家工作,在外认识了妻子王丽。夫妻俩在广州经营过药店,也开过小作坊做女包。半年前,他们辗转到了福建省福清市的一家箱包厂打工。而她们的两个女儿,自出生后就基本由年迈的奶奶在老家照顾。

  黄浩然夫妻所在的工厂是福建省的大型民企,管理规范。工厂早在两周前就对留在工厂过年的工人进行了摸底。当了解到黄浩然的情况后,工厂主动为带孩子来过年的老人多安排了一个房间,还安排了车辆为远道而来的祖孙三人接站。

  “爸爸,我想你了!”近半年没见面,姐妹俩一下子扑到父母的怀里。一家人回到工厂,挤在宿舍里有说有笑。

  尽管临近春节,但车间里忙碌依旧,工厂的订单已经接到六月。第二天一早,黄浩然和王丽就像其他工友一样,匆匆离开宿舍去车间上班。白天的宿舍空空荡荡,祖孙三人望着不远处喧嚣的车间,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奶奶彭著兰在自家的甘蔗地干活,姐妹两人在家门口远远望着。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姐姐黄诗韵(右)和妹妹黄嘉韵在家门口玩游戏。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黄诗韵、黄嘉韵姐妹俩在家里学习。墙面上贴有姐妹俩获得的奖状。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姐姐黄诗韵(前)在屋里收拾衣服。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祖孙三人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祖孙三人在家门口等车。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祖孙三人在展示准备带去福建的年货——花椒、自制的红薯粉、腊肉和笋干等。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彭著兰祖孙三人在家门口候车。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3日,在四川省隆昌市黄家镇木匠冲村,姐姐黄诗韵(右)和妹妹黄嘉韵边候车边玩游戏。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4日,在重庆西站,祖孙三人在检票口排队,准备登上开往福州的列车。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4日,在重庆开往福州的G1755次列车上,黄诗韵(右)望着窗外出神,一旁的奶奶疲惫地闭上眼睛休息,妹妹若无其事地吃着零食。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4日,在福州南站,早早等在出站口的黄浩然(右一)和王丽(右四)接到了他们的孩子和母亲。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4日,在福州南站,一家人准备坐车回工厂。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4日,在福建省福清市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宿舍楼,一家人准备进屋。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4日,在公司宿舍,奶奶彭著兰(左二)拿出给儿子、儿媳妇带的礼物——花椒、自制的红薯粉、腊肉和笋干等。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4日,在公司宿舍,黄浩然帮母亲穿上新衣。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福建省福清市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王丽在车间里作业;下图为:黄浩然在车间里作业(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5日,在福建省福清市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祖孙三人在宿舍走廊望着厂区。由于工厂还未放假,带孩子的担子依然落在奶奶彭著兰的肩上。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5日,在福建省福清市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黄诗韵和妹妹黄嘉韵来到车间门口,迎接下班的爸爸妈妈。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1月25日,在福建省福清市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人走回宿舍。他们的身后是飞驰而过的动车。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福建永春:建设美丽乡村 加速乡村振兴
  这是福建省永春县石鼓镇卿园村的田园风光,新华
节前加工忙
  1月25日,在福建省福清市,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