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推进旅游业发展

01.04.2016  12:40

  这几天,第25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在莆举办,市区的古谯楼、梅峰寺,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山区的九龙谷景区等地,不时可看到外国人的面孔。红砖建筑、山水美景、妈祖石雕像……莆田特色景观,吸引他们频频按下快门。

  眼下春暖花开,在江口镇东大村、白沙镇坪盘村及南少林寺等地,一片片油菜花竞相绽放,踏春赏花者络绎不绝。

  有山、有海、有湾、有溪、有瀑、有林……地处福建沿海中部的莆田,风景秀丽,清新宜人,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吸引游客目光。去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976.35万人次,比增14.6%,旅游人数增长率跃升全省第5位。

  目前,莆田拥有湄洲岛、九鲤湖、九龙谷、瑞云山、莆田工艺美术城、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等6个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的48处、市级的123处。其中,湄洲岛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九鲤湖是祈梦文化的发源地,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千年古刹广化寺、南少林寺名声在外;木兰陂是南方的“都江堰”,已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木兰春涨、壶山致雨、白塘秋月等“二十四景”名闻遐迩;文旦柚、枇杷、龙眼、荔枝等“四大名果”驰名中外。城市中心有65平方公里生态绿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近年来还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文化、乡村、生态、滨海、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旅游产品,吸引四方宾客来莆。而随着向莆、福厦等铁路开通,莆永、莆炎等高速公路投用,连接四方,游客来莆也越来越便捷。

  记者昨从市旅游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共接待人数约7270.58万人次,年均同比增长18.46%;旅游总收入578.39亿元,年均同比增长18.7%。旅游总人数与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旅游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当下,旅游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机遇。我市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专门辟出一节,谋划“推动旅游业大发展”,提出以“妈祖故乡,工艺莆田”为品牌核心,打造妈祖文化旅游目的地、海西滨海度假胜地。到2020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500亿元,接待人数5000万人次。

  此外,在编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整合形成“一核三带七组团”的空间布局。即以“泛湄洲妈祖旅游发展极核”为支点,以南部滨海度假带、中部文化休闲带以及北部生态养生带为纽带,构建“滨海休闲”、“海岛娱乐”、“禅修体验”、“都市休闲”、“工艺博览”、“祈梦体验”与“研学养生”七大特色各异的旅游组团,最终实现我市旅游复合化、特色化的全域发展目标。同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强旅游合作,开发海丝沿线特色旅游产品。

  造化的偏爱,造就了这座城市别具一格的灵气和秀美。宜业宜商宜居,莆田春意正浓,风景这边独好。乘上旅游业发展的东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莆田欢迎八方宾朋来畅游。 湄洲日报记者 朱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