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三伏”
14.07.2017 22:04
本文来源: 气象
我们常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便习惯性地把“三九”和“三伏”对应起来,其实这是不确切的。“三九”的“九”顾名思义就是9天的意思,它是以冬至节气为起算点开始“数九”,是冬至过后的第三个“9天”,是纯阳历的计算方法。而“三伏”的“伏”字是隐藏的意思,天气太热了,需要隐伏以避盛夏之暑气。一伏是10天(中伏有时是20天),计算方法虽然是以夏至为起算点,但却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这种算法明显要比“三九”复杂得多,既包含阳历的夏至,也掺杂了我国古人的五行生克理论和天干地支计日方法,是阴阳历的一种结合。所以,每年“三伏”与夏至之间的天数不太一样。
虽说“三伏”片面强调五行生克理论,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毕竟是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夏至之后,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也体现了我国古人在时间历法和气象学方面的伟大成就。
说到“三伏”,就不能不说避暑。古人没有空调,但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窟室,秦汉时期有了凉房,后来皇家有了清凉殿,平民百姓家有了土室。古人通过特殊的设计,将地下室或居室改造成具有纳凉避暑性质的夏房,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张俊洋 杨玉辉 责任编辑:唐淼)
本文来源: 气象
14.07.2017 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