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厦门一场暴雨 警方7个小时接到17起积水报警

24.05.2014  13:17

五通下边社的小广场成池塘





     ●降雨量思明82毫米、湖里75毫米、海沧60毫米

    ●五通下边社、鹭江道、北站下穿通道等现涝情

    ●老涝点多安然无恙,两新涝点因截污施工所致

    昨天是今年首场暴雨,水黄了,路黄了,车“”了,有人从屋里出来,鸭子上了小屋顶。

    从昨天早晨5点44分到中午12:30,共接到17起积水报警:五通下边社、鹭江道、曾厝垵、仙洞小区,湖滨西路、西林菜市场路口、万石植物园正门口、明发商业广场红运门前,以及杏林苑亭路、新垵惠佐社、后溪前进村西井社一组、英村等。

    其间,警方共接到事故报警247起,堵车报警18起,分别同比前天增加80起和11起。

     5米深 五通下边社

    鸭子被逼上屋顶

    昨天早上,湖里五通村下边社的村民张先生一觉醒来,眼前尽是哗啦的“黄河水”。

    下边社里有一间庙,庙前有一个小广场,昨天变成一口大池塘,“池塘”最深处,淹至成人腰部。“池塘”周围有三栋楼房,其中两栋地势较低,像长在水中,有些地方的积水最深达到5米多。

    村民说,早晨5点多广场里的雨水排不出去,积水开始越来越高,打开村口的排洪闸还是没用。

    有人估计,7000多平方米的降雨,全部流入小院。一个仓库的4台机器及材料出现故障,损失五六万元;有住户的摩托、冰箱、床铺等“泡汤”;有居民的存折和保险单被泡烂;一幢楼房泡过水后处于停电状态,9户居民必须在外留宿……人在水里“”,鸭子上小屋顶。

     背起产妇趟过水

    上午9点,2部消防车、12名消防官兵出动赶往现场,村道狭窄,消防车无法通行,消防官兵携带救生器材,徒步涉水。

    老人活动中心右侧民房内,二楼有一名产妇正在坐月子,不能碰水,一楼虽有沙包堵住,但仍然挡不住水。

    消防官兵选出一位强壮的战士,背起产妇来到一楼,突然,前后门的沙包被冲垮,门外积水奔流而入,屋内水位瞬间升高。

    消防战士加快速度,部分救援人员在前方开路,扫清障碍物,同时在村民的引导下,将女子转移到安全地带。

    近2小时,消防转移被困群众10余人及价值数万元的物资。

    截至17时许,导报记者看到,村口两台排水抢险车正在从窨井里吸水,排放到环岛东路的大排洪沟内,广场上的积水在逐渐退去。

     5米宽 鹭江道

    过条街道像过河

    昨日上午10时许,鹭江道与磁安路交叉口路段,大约5米宽的街道俨然成了一条河流,停在路边的车辆被淹过了半个车身。

    磁安路街道两旁,商家和围观群众站在水边,皱眉、叹气,孩子们则趁机打起水仗。一家快餐店的老板无奈说,“从半夜开始下,我找沙袋堆在门口,没想到雨越下越大,堵不住”。

    消防官兵分成两组,一组帮助商家转移物资,搀扶过路行人趟水过街;一组人员利用三台吸水泵不间断抽水排水,为尽快排水,将积水处的几个井道口也打开。

    经过近5个小时的努力,积水才基本排除,演武大桥、轮渡、鹭江道的堵车状况,直到下午1点左右才得到缓解。

     5幢楼 仙洞山庄

    泥浆下山困小区

    昨天早上,业主傻眼了:大半个小区路面粘了黏糊糊的黄泥,小区旁的山上,不断有浊黄的泥水流下。“这不是第一次了。”小区业主陈先生说,小区虽然靠山,但之前不会流泥浆,现在雨稍微大点就有黄泥,今年已有五六次。

    小区里,149号-153号路段属黄泥浆的“重灾区”,共5幢楼,泥浆多时能淹没成人的脚踝。由于泥浆滑溜,走路一不小心会打滑摔倒,之前已有好几名住户“中招”。

    住户们分析,黄泥可能跟小区后山的建设有关,砍伐树木,部分山体开挖。“排洪沟估计被堵住。”陈先生指着市政管网说,雨水与泥浆冲到排洪沟里,往往被倒灌出来。向市政等部门反映一直不见处理。

     5小时 北站下穿通道

    宝马男苦等水退

    “北站下穿通道积水一米多高!”昨日下午2点许市民反映,可到了19时,5个小时过去,水几乎未退。

    看到导报记者,晋江市民小赵诉苦道:前天晚上11点多,他开着单位一名股东的宝马车,从晋江赶到厦门北站接人,结果车子淹了。“我以为水很浅,水一下子淹到驾驶室时,来不及退了,淹到膝盖。”小赵说,他的驾驶证和车牌丢了,他一直在等水退,希望能找到。

    地下通道的水淹到附近的停车场入口,导报记者面前,一部旅游大巴车载着乘客从水中“”过后,卡在了半坡上,司机骂骂咧咧。

    (记者 林彬彬 曾毓慧 黄敏江 房舒 通讯员 张瑶兰 高维强 曾德猛/文 梁张磊 陆军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