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爱心工资”群体:一张最有温度的城市名片

16.05.2017  02:40

  赣榆“爱心工资”是由一对环卫工人夫妇、一位边防民警和三百余名网友共同演绎的都市暖剧。故事从环卫工丢失工资、边防民警尽责帮忙、热心网友自发筹款到最后丢失工资被找着、环卫工拒收工资、工资捐给福利院为结尾,让我们看到这一群人身上的敬业、诚信和友善。“爱心工资”作为赣榆当前最有温度的城市名片,于2017年4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笔者认为,“爱心工资”是当前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因为参与者都是来自社会的平凡草根,所以显得更真实可信、更亲和可学、更接地气。

  说到敬业,当属边防民警。民警马如鹏在接到报案后,当天花3个小时用心仔细查看监控录像没有结果之后,以工作的创新紧接着在朋友圈发帖继续寻找,第二天急匆匆为环卫工送“工资”遭拒之后,第三天又和网友到福利院送爱心工资。从其三天的工作轨迹,我们看到的是一名民警对弱势群体代表——老年环卫工的热情、对待工作的敬业、对待网友的负责。这充分体现了一名民警职业坚守和责任担当。

  说到诚信,当属环卫工夫妇。众所周知,环卫工人的工资待遇低和福利待遇都是比较低的,以至于他们一开始找不到2600元时会心急如焚。但是当民警拿着6600多元钱想给他时,老人家毅然拒绝,虽然民警和网友还是执意要给孙大爷,可孙大爷就是坚决不要。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普通的一句“自己能劳动,不能白拿别人的钱”。也许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也许他们也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内容有哪些,尽管工资不高但面对金钱,孙大爷以最朴实的举动诠释了什么是诚信。

  说到友善,当属众多网友。网友是什么,是一群不知道名字,只知道网名的陌生人。他们分布在城市的角落,他们每天也在为工作、生活而忙碌着。但是当他们知道这个城市的环卫工有困难时,一下子在极短的时间里献出了爱心。尽管素不相识,但爱心源源不断。如果说如何对待环卫工,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尺度。那么参与“爱心工资”筹款的众多网民可以说是这个城市文明的文明代言人。笔者相信,这只是一百多万赣榆友善市民的普通代表,类似这样有爱心的市民应该还有很多。

  丢钱、找钱、筹钱、送钱、拒钱、捐钱,是整个“爱心工资”的故事脉络。它的主角虽然只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小群体,但反映的却是整个城市的温情冷暖。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的爱心举动,彰显的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相信“爱心工资”会通过政府的宣传和社会的传播,去滋润感动更多人,去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行动中。(泉州市丰泽区委文明办洪春来供稿)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