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赛事两主办方是山寨 家长明知假的也愿掏钱

26.04.2016  12:00
一场赛事两主办方是山寨 家长明知假的也愿掏钱 - 福建之窗
来源: qz.fjsen.com

   山寨赛事 圈钱游戏

  泉州市区新门街赛事广告牌

  4月2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莹钰 见习记者 赖志昌 摄影 黄谨 编辑 刘荣寅 叶碧玉 视觉 立祺 炎平)泉州市区新门街胭脂巷口,路牌上的“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大赛”的宣传广告十分醒目,吸引着许多过往家长的注意。

  这项赛事,每年三月启动报名,在泉州办分赛今年是第六年。为人所不知的是,它往届主办方中的“中国艺术家协会”和“中国教育事业促进会”,竟是刚刚被国家民政部曝光的山寨协会。去年,泉州报名参赛的选手有1300多人。

  业内人士称,近四五年,在泉州地区举办针对孩子的才艺比赛日渐增多。比赛盛行的背后,是许多家庭经济好的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愿意花钱去培养孩子,并希望通过比赛让孩子得到锻炼。因为有这样的焦虑和需求,部分家长要么没有想过主办方是否是山寨协会,即便知道,也觉得无所谓。

  “几分钟比赛,发奖杯、证书,比赛就像是一条流水线,商业性很重。”晋江一名舞蹈培训老师带孩子参加某项比赛后,得出这样的感受。

  商业性的比赛,难免就变味,变成有钱家长的游戏。从泉州到北京,从初赛到总决赛,中间的每一步基本都要交钱,到后期,还有安排旅游、上电视拍广告等纯粹商业性的收费或赞助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元。甚至有家长愿意花钱,为孩子买张奖状或奖杯。

  这样的比赛,锻炼效果能有多大?福建尚民律师事务所的吴律师称,山寨协会开展活动是不合法的。一项不合法的比赛,赛制和评委的专业程度、公平公正程度,本身就值得商榷,它的含金量有多高,可想而知。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尚未学会“辨别黑白”的孩子,经过一轮商业熏陶后,会不会被大人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甚至是潜规则思想所侵袭,这也是最大的隐患。